朝廷据分惟尊爵,乡党推情只论年
出处:《议乡饮图代柬呈胡府尊》
明 · 林光
堂有明伦两字悬,斯图谁后复谁先。
朝廷据分惟尊爵,乡党推情只论年。
三老五更天子让,西宾东主有司权。
且看阙里宣尼教,谦退恂恂退不言。
朝廷据分惟尊爵,乡党推情只论年。
三老五更天子让,西宾东主有司权。
且看阙里宣尼教,谦退恂恂退不言。
鉴赏
这首诗《议乡饮图代柬呈胡府尊》由明代诗人林光所作,通过描绘乡饮酒礼的场景,展现了古代社会中尊卑有序、礼仪周全的文化风貌。
首句“堂有明伦两字悬”,开篇点题,以“明伦”二字悬挂于堂上,象征着教育与道德的弘扬,为整个场景定下了崇高的基调。接着,“斯图谁后复谁先”一句,引出乡饮酒礼中的排序问题,暗示了在这一仪式中,尊长与晚辈、宾客之间的礼节性顺序安排。
“朝廷据分惟尊爵,乡党推情只论年”两句,对比朝廷与乡党的不同礼制,前者依据爵位区分地位,后者则以年龄作为排序的标准,体现了不同场合下礼制的差异性和灵活性。
“三老五更天子让,西宾东主有司权”进一步阐述了礼制中的具体细节,三老(即德高望重的老人)和五更(即五位重要宾客)在特定情况下享有特殊待遇,天子也需礼让,而西宾(宾客)与东主(主人)则由负责仪式的官员进行安排,体现了古代社会中对尊老敬贤、礼让有序的重视。
最后,“且看阙里宣尼教,谦退恂恂退不言”两句,将目光转向儒家文化的发源地——阙里(孔子故里),强调了孔子的谦逊退让之教诲,即使在如此庄重的仪式中,也应遵循孔子的教导,保持谦虚的态度,不言过其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乡饮酒礼的描绘,不仅展示了古代社会中尊卑有序、礼仪周全的风貌,同时也蕴含了儒家文化中谦逊、礼让的价值观,是对古代社会文明的一种赞美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