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醒兴午夜,月上倚西楼
出处:《六月二十四日秋夜书》
宋末元初 · 方回
昨朝交末伏,今日立新秋。
故是凉犹未,终须热渐休。
酒醒兴午夜,月上倚西楼。
暍死端能免,江天问去舟。
故是凉犹未,终须热渐休。
酒醒兴午夜,月上倚西楼。
暍死端能免,江天问去舟。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昨朝:前一天。交:交接。
末伏:夏季最后一个伏日。
今日:今天。
立新秋:立秋节气。
故是:因此。
犹未:尚未。
终须:终究会。
热渐休:炎热逐渐消退。
酒醒:从醉酒中醒来。
兴午夜:深夜的兴致。
月上:月亮升起。
倚:倚靠。
西楼:西边的楼阁。
暍死:中暑而死。
端能:确实能够。
免:避免。
江天:江面天空。
去舟:离去的船只。
翻译
昨天刚结束小暑,今天迎来了立秋。所以尽管有些凉意,但炎热还会逐渐消退。
酒醒时分已近深夜,我倚在西楼赏月。
喝醉了或许能避免酷暑,但我还是询问着江面的船只去哪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末秋初的景象,诗人通过对比昨天和今天的气候变化,抒发了对酷热天气渐渐消退、凉爽气息逐渐到来的期待之情。首句“昨朝交末伏,今日立新秋”表明夏季即将过去,而秋天即将到来,这里的“末伏”指的是夏日的最后酷热,而“立新秋”则预示着秋意初显。
紧接着,“故是凉犹未,终须热渐休”进一步强调了对凉爽气候的期待,同时承认目前尚未完全摆脱酷热。这里的“故是”表明因果关系,即因为夏天还没有完全过去,所以凉意还未完全到来;而“终须热渐休”则意味着即使现在还是炎热,终究会走向结束。
接下来的“酒醒午夜,月上倚西楼”描绘了诗人在一个酷热的夏夜中,饮酒至深夜酒醒时分,才感受到一些凉意,而这时的月亮已经升高,映照着西侧的楼阁。这不仅是对环境的细腻刻画,也反映了诗人的情感体验。
最后,“暍死端能免,江天问去舟”则表达了一种解脱和逃离的愿望。暑热难当之时,若能免于一死,便是幸事;而“江天问去舟”则是在询问是否有船只可以带他离开这炙热的地球,寻找清凉或更适宜居住的地方。
整首诗通过对气候的观察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夏日酷热的不适与秋意到来的期待,以及在炎热环境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