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脱却登山履,赤脚翘青筇全文

脱却登山履,赤脚翘青筇

出处:《秋醉歌
唐 · 张为
金风飒已起,还是招渔翁。
携酒天姥岑,自弹峄阳桐。
脱却登山履,赤脚翘青筇
泉声扫残暑,猿臂攀长松。
翠微泛樽绿,苔藓分烟红。
造化处术内,相对数壶空。
醉眠岭上草,不觉夜露浓。
一梦到天晓,始觉一醉中。
皎然梦中路,直到瀛洲东。
初平把我臂,相与骑白龙。
三留对上帝,玉楼十二重。
上帝赐我酒,送我敲金钟。
宝阁香敛苒,琪树寒玲珑。
动叶如笙篁,音律相怡融。
珍重此一醉,百骸出天地。
长如此梦魂,永谢名与利。

拼音版原文

jīnfēngháishìzhāowēng

xiéjiǔtiānlǎocéntányángtóng

tuōquèdēngshānchìjiǎoqiàoqīngqióng

quánshēngsǎocánshǔyuánpānchángsōng

cuìwēifànzūn绿táixiǎnfēnyānhóng

zàohuàchùshùnèixiāngduìshùkōng

zuìmiánlǐngshàngcǎojuénóng

mèngdàotiānxiǎoshǐjuézuìzhōng

jiǎoránmèngzhōngzhídàoyíngzhōudōng

chūpíngxiāngbáilóng

sānliúduìshànglóushíèrzhòng

shàngjiǔsòngqiāojīnzhōng

bǎoxiāngliǎnrǎnshùhánlínglóng

dòngshēnghuángyīnxiāngróng

zhēnzhòngzuìbǎiháichūtiān

chángmènghúnyǒngxièmíng

注释

金风:指秋风。
飒:形容风声猛烈。
已起:已经兴起。
还:仍然。
招:邀请。
渔翁:捕鱼的老翁。
携酒:带着酒。
天姥岑:天姥山的半山腰。
自弹:自己弹奏。
峄阳桐:峄阳桐木制成的琴。
脱却:脱掉。
登山履:登山用的鞋子。
赤脚:裸露的双脚。
翘:手持。
青筇:青色的竹杖。
泉声:泉水流淌的声音。
扫残暑:驱赶剩余的暑气。
猿臂:猿猴的长臂。
攀:攀爬。
长松:高大的松树。
翠微:青翠的山色。
泛:映照。
樽绿:酒杯中的绿色。
苔藓:生长在阴湿处的植物。
分烟红:烟雾中呈现出红色。
造化:大自然的创造和变化。
处术内:置身于自然之中。
相对:面对面。
数壶空:几壶酒喝完,只剩空壶。
醉眠:酒后入睡。
岭上草:山岭上的草丛。
不觉:没有察觉。
夜露:夜晚的露水。
浓:浓重。
一梦:一场梦。
到天晓:持续到天亮。
始觉:才意识到。
一醉中:一直处在醉酒的状态。
皎然:明亮的样子。
梦中路:梦境中的道路。
直到:直达。
瀛洲东:传说中的东海仙岛——瀛洲的东部。
初平:古代传说中的方士,曾骑白鹿游仙。
把:握着。
我臂:我的手臂。
相与:一起。
骑白龙:骑乘白龙。
三留:可能指三清(道教最高神)或指三茅真君(道教神仙)。
对上帝:面对天帝。
玉楼十二重:华丽的玉制高楼,有十二层。
上帝赐我酒:天帝赐予我美酒。
送我敲金钟:让我敲击金色的大钟。
宝阁:珍宝装饰的楼阁。
香敛苒:香气收敛而绵延不绝。
琪树:神话中的仙树。
寒:给人以寒冷感觉。
玲珑:精致透明。
动叶:叶子随风摇动。
如笙篁:如同笙箫。
音律:音乐的旋律。
相怡融:相互和谐地融合在一起。
珍重:珍视。
此一醉:这次的醉意。
百骸:全身骨骼,泛指整个身体。
出天地:超脱于天地之间,即超越世俗。
长如此梦魂:希望长久保持这样的梦境状态。
永谢:永远告别。
名与利:功名利禄。

翻译

秋风已劲吹,仍邀约渔翁。
手提酒至天姥山腰,自弹奏峄阳桐琴。
脱掉爬山鞋,赤脚手执青竹杖。
泉水声驱散余热,猿猴臂膀攀附高松。
翠峰映酒泛绿光,苔藓间烟霞呈红色。
身在自然之境,相对饮酒壶渐空。
醉眠于岭上草丛,未觉夜露浓重。
一梦直至天明,才知整夜沉醉中。
梦境中的道路清晰明亮,直通瀛洲东方。
方士初平握住我手臂,一同骑乘白龙。
在三清面对上帝,身处玉楼十二层高。
上帝赐予美酒,让我敲击金钟。
宝阁香气缭绕,琪树寒冷而晶莹剔透。
树叶震动如笙箫合鸣,音韵和谐交融。
珍视这一醉时光,身心超脱尘世外。
愿长久沉浸此般梦境,永远告别名利牵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秋天的山中饮酒、弹琴、嬉戏自然的场景,充满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超脱世俗的追求。诗中的意境辽阔,语言丰富,想象力极其旺盛,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金风飒已起,还是招渔翁"一句,以秋风作为季节的转换点,渔翁出没无常,象征着诗人不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携酒天姥岑,自弹峄阳桐"则展示了诗人独自上山饮酒,抚琴自娱的情景,体现了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合一的精神状态。

"脱却登山履,赤脚翘青筇"写出了诗人放弃世俗约束,与大自然亲近到极点的行为,显示了对自由和本真生活的渴望。"泉声扫残暑,猿臂攀长松"则是借景生情,通过泉水的声音和猿臂攀附长松的情形,描绘出一个清凉、宁静的山中秋日。

"翠微泛樽绿,苔藓分烟红"一句,以山中的翠竹和苔藓来衬托酒樽,通过对比生动地表现了自然景物与人工器皿之间的和谐共存。"造化处术内,相对数壶空"则揭示了一种道家思想,即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醉眠岭上草,不觉夜露浓"表达了诗人在山中饮酒后沉醉于大自然的怀抱,不被世俗烦恼所扰。"一梦到天晓,始觉一醉中"则是说醒来后仍旧沉浸在醉意之中,显示了一种对现实世界的逃避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最后几句 "皎然梦中路,直到瀛洲东。初平把我臂,相与骑白龙。三留对上帝,玉楼十二重。上帝赐我酒,送我敲金钟。宝阁香敛苒,琪树寒玲珑。动叶如笙篁,音律相怡融。珍重此一醉,百骸出天地。长如此梦魂,永谢名与利"写出了诗人在梦中的一番奇遇,其中有对仙境的向往,有对神灵的敬仰,也有对超凡脱俗生活的无限憧憬。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鲜活的画面和意象,展现了作者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世俗束缚的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