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海道仍在,踰淮兴不孤
出处:《赠何广文》
明 · 林大春
沉沦悲叔季,淳朴已无馀。
嗟君犹古心,操持耿不渝。
千里觅同枝,五亩荒田庐。
作宦为模范,教立方苏湖。
湖海道仍在,踰淮兴不孤。
归来无杂物,图书聊自娱。
短褐尚不完,箪瓢常晏如。
有儿能世业,非徒读父书。
人生苟无慕,应不愧吾儒。
嗟君犹古心,操持耿不渝。
千里觅同枝,五亩荒田庐。
作宦为模范,教立方苏湖。
湖海道仍在,踰淮兴不孤。
归来无杂物,图书聊自娱。
短褐尚不完,箪瓢常晏如。
有儿能世业,非徒读父书。
人生苟无慕,应不愧吾儒。
鉴赏
这首诗《赠何广文》由明代诗人林大春所作,通过诗中描绘的场景与情感,展现了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与勉励。
首句“沉沦悲叔季,淳朴已无馀”,诗人以“叔季”比喻末世,表达了对社会风气衰败的感慨,同时指出淳朴之风已难寻。接着“嗟君犹古心,操持耿不渝”两句,诗人赞扬友人仍坚守着古人的纯真之心,其行为始终如一,不随波逐流。
“千里觅同枝,五亩荒田庐”形象地描绘了友人追求志同道合者,即使在荒凉之地也坚持自我,不改初心。接下来“作宦为模范,教立方苏湖”表明友人在官场中不仅恪尽职守,还致力于教育,成为地方的楷模,影响着苏湖地区的学子。
“湖海道仍在,踰淮兴不孤”进一步强调友人的精神追求超越地域界限,即使远离家乡,其影响力依然深远。最后“归来无杂物,图书聊自娱。短褐尚不完,箪瓢常晏如”描述了友人归隐后的简朴生活,虽物质条件有限,但内心充实,以读书为乐,体现了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有儿能世业,非徒读父书”表达了对友人后代的期许,希望他们能继承先辈的事业,不仅仅是学习父亲的知识。最后一句“人生苟无慕,应不愧吾儒”总结全诗,鼓励友人坚守本心,不羡慕世俗的荣华,这样的人生才无愧于儒家的教诲。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生活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对坚守传统美德、追求精神高洁的推崇,以及对友人品格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