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影见冠佩,岂不羞帷房
带日羡寒鸦,洒盐引痴羊。
那知韶葩妍,有此秋节刚。
千金非我爱,所重在行藏。
奋然斩画史,低头笑君王。
呈身由谄壬,百态恐不当。
照影见冠佩,岂不羞帷房。
自从到北庭,几阅紫塞霜。
年年鸿雁归,不寄一字将。
却悲降将军,高台望故乡。
至今青冢上,沙草不肯黄。
吾观娇色儿,睥睨此滥觞。
孽阉擅国辟,天地为低昂。
眼前杀师傅,但有涕淋浪。
区区一女子,去留系毫芒。
我行桃李村,高髻馀旧妆。
负薪行汲泉,不愿同康庄。
为计盍不尔,乃以美自戕。
初心岂其然,薄命遭彼狂。
离骚照白日,至今祖文章。
婉娈古称士,后先出寒乡。
遗刻共想像,再歌重慨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流谦的作品,内容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对忠贤之士的怀念。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石刻像的观赏与内心世界的触动。
开篇“璇题朝曦丽,椒殿春风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宫廷景象,璀璨之光照耀着早晨的阳光,而椒殿中则是春风拂面,花香满径。紧接着,“带日羡寒鸦,洒盐引痴羊”则是对比鲜明,既有高洁如同太阳般不可侵犯的事物,也有迷失方向的羊群。
诗人通过“那知韶葩妍,有此秋节刚”表达了对韶葩之美(指的是石刻像)的赞赏,以及对秋天节气变化的感慨。接着,“千金非我爱,所重在行藏”则是诗人对物质财富的淡然,以及对品格和修养的珍视。
“奋然斩画史,低头笑君王”这一句,表达了诗人的超脱与豁达,同时也透露出对权势者的某种嘲讽。紧接着,“呈身由谄壬,百态恐不当”则是对宫廷生活中人际关系复杂多变的描绘。
“照影见冠佩,岂不羞帷房”一句,通过对比,强调了诗人内心的纯洁与高尚。随后,“自从到北庭,几阅紫塞霜”则是时间流转和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与寂寞。
“年年鸿雁归,不寄一字将”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而自己却无法以书信相通。紧接着,“却悲降将军,高台望故乡”则是对失意将士的同情,以及诗人自己的乡愁。
“至今青冢上,沙草不肯黄”这一句,通过对比,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景物的变迁。随后,“吾观娇色儿,睥睥此滥觞”则是对美好事物的赞赏,以及对人间疾苦的感慨。
“孽阉擅国辟,天地为低昂”这一句,通过强烈的情感,表达了对朝政失衡的痛心。紧接着,“眼前杀师傅,但有涕淋浪”则是对人间悲剧的无奈。
“区区一女子,去留系毫芒”这一句,通过对比,强调了女性形象在诗中的重要性,以及她们的情感世界。随后,“我行桃李村,高髻馀旧妆”则是对美好景物的描述,以及对往昔岁月的怀念。
“负薪行汲泉,不愿同康庄”这一句,通过对比,强调了诗人内心的独立与自持。紧接着,“为计盍不尔,乃以美自戕”则是对个人选择的坚持,以及对内在美好的珍视。
“初心岂其然,薄命遭彼狂”这一句,通过反问,强调了诗人初衷的坚守,以及对外界变迁的无奈。随后,“离骚照白日,至今祖文章”则是对古文辞赋的尊崇,以及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婉娈古称士,后先出寒乡”这一句,通过对比,强调了诗人对古代贤士的敬仰,以及他们超越时代的精神。最后,“遗刻共想像,再歌重慨慷”则是对历史遗迹的沉思,以及对往昔美好事物的再次赞叹。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怀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无限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