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王气东来百鞍艰,行人指点十花斑,杏山过了又松山全文

王气东来百鞍艰,行人指点十花斑,杏山过了又松山

出处:《浣纱溪二首
清 · 张惠言
王气东来百鞍艰,行人指点十花斑,杏山过了又松山
边马百年思塞草,征夫双泪唱刀镮,何人回首战场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疆的壮丽景色与战争的残酷现实,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悲壮的情感。

首句“王气东来百鞍艰”,以“王气”象征国家的兴盛与权力的象征,而“东来”则暗示着历史的进程与变迁。“百鞍艰”则描绘出战争的艰辛与复杂,百鞍代表众多的战马与士兵,艰则表现出战争的艰难与不易。

接着,“行人指点十花斑,杏山过了又松山”,通过行人的视角,展现了从杏山到松山的行进过程,十花斑可能是指路途中的景致或某种标志,也可能是对行进中复杂地形的隐喻。这种从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的描述,不仅展现了地理的变换,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旅程的漫长。

“边马百年思塞草,征夫双泪唱刀镮”,这两句将视角转向了边疆的战士们。边马百年思塞草,意味着边疆的马匹在漫长的岁月里,思念着家乡的草原,表达了战士们远离家乡、长期戍守边疆的孤独与思念之情。征夫双泪唱刀镮,则是战士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以泪水和歌声表达内心的痛苦与无奈,刀镮可能是指武器上的装饰,这里用来象征战士的身份和他们所承受的战争之苦。

最后,“何人回首战场间?”以问句结束,引人深思。这句话既是对战场上所有人的提问,也是对读者的反思,让人不禁思考战争的意义、人性的光辉与黑暗,以及生命在历史长河中的脆弱与坚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疆景色、战争场景和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清末社会动荡背景下,边疆战士们的生存状态和内心世界,充满了对和平的渴望与对生命的尊重。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