樯出江中树,波连海上山
出处:《广陵别薛八》
唐 · 孟浩然
士有不得志,栖栖吴楚间。
广陵相遇罢,彭蠡泛舟还。
樯出江中树,波连海上山。
风帆明日远,何处更追攀。
广陵相遇罢,彭蠡泛舟还。
樯出江中树,波连海上山。
风帆明日远,何处更追攀。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士:指读书人或有抱负的人。不得志:遭遇挫折,不得志向实现。
栖栖:忙碌不安的样子,形容奔波劳碌。
吴楚间:古代地区名,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
广陵:古地名,今江苏扬州。
彭蠡:即鄱阳湖,位于江西北部。
泛舟:乘船出行。
樯:船上的桅杆。
江中树:比喻江面船只众多。
波连海上山:形容水天一色,波浪与远处山峦相连。
风帆:代指船只。
明日远:指第二天启程远行。
追攀:追寻、结交。
翻译
有志之人遭遇挫折,流落在吴楚之地奔波。在广陵相逢后,我们一起乘船前往彭蠡湖返回。
桅杆如同江中的树木,波涛连接着海上的山峦。
明天的风帆将驶向远方,何处还能再寻觅到这样的朋友?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表达了诗人不得志和对自由漂泊生活的向往。开篇“士有不得志,栖栖吴楚间”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的心情,"不得志"意味着内心的不满与抱负未能实现,而"栖栖"一词形容出行时的孤独和不安,"吴楚间"则指的是长江中下游地区,这里是古代文化较为发达之地,但对于诗人来说,却只是一处流浪之所。
接下来的“广陵相遇罢,彭蠡泛舟还”两句,则具体描述了诗人与朋友在广陵(今江苏扬州)相遇后,又各自乘船返回的场景。“彭蠡”是古代水名,即今天的长江支流之一,这里的“泛舟”表明了一种自由不羁的生活态度。
中间两句“樯出江中树,波连海上山”描绘了诗人乘船行进时所见的壮观景象。“樯”指的是船桨,“江中树”则是水面上的倒影,而“波连海上山”则形容波浪连绵,与远方的山峦相接,显示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境界。
最后两句“风帆明日远,何处更追攀”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盼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风帆”意指借助风力航行,“明日远”则预示着明天将继续前行至更远的地方,而“何处更追攀”则是诗人在表达,即使在未知的未来,他也不愿回头,总是向往着下一个目的地。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真挚流露,展现了诗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