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罢坐焚香,庭草洒寒水
出处:《题译经院同文轩》
宋 · 梅尧臣
有书无异文,有车无异轨。
贝多得旁行,白马来万里。
清轩延高僧,一岁译几纸。
译罢坐焚香,庭草洒寒水。
贝多得旁行,白马来万里。
清轩延高僧,一岁译几纸。
译罢坐焚香,庭草洒寒水。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书:指书籍。轨:轨道。
万里:形容路途遥远。
清轩:清静的书房。
高僧:德高望重的僧侣。
译:翻译。
纸:古代的书写材料,此处泛指文献。
焚香:点燃香料,表示虔诚或静心。
寒水:寒冷的露水。
翻译
书籍没有不同版本,车辆没有不同轨道。贝多罗智慧独特,白马来自远方千里迢迢。
清雅的书房邀请高僧,一年翻译多少篇章。
翻译完毕后,他静坐焚香,庭院草叶上洒落寒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诗人梅尧臣对译经院的观察和感慨。首句“有书无异文,有车无异轨”强调了统一与和谐,意指翻译经书时文字虽多样,但内容核心一致,如同车辆虽形制各异,但轨道相通。接下来的“贝多得旁行,白马来万里”借用了佛教典故,以“贝多”象征佛法广博,“白马来万里”形容佛法传播之远,形象生动。
“清轩延高僧,一岁译几纸”写出了译经院的清净环境和僧人们勤奋翻译的工作,一年能翻译出许多篇章。“译罢坐焚香,庭草洒寒水”则描绘了翻译结束后僧人静坐焚香的场景,以及院中庭草在寒水中摇曳的宁静画面,营造出一种庄重而寂寥的氛围。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译经院的日常活动,赞美了僧人们的学问与贡献,同时也流露出对佛法传播深远的敬仰之情。梅尧臣的笔触简洁而富有深意,展现了他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和对僧侣们辛勤工作的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