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千里地赤泽未沾,骄阳为沴烈火炎全文

千里地赤泽未沾,骄阳为沴烈火炎

金末元初 · 李俊民
千里地赤泽未沾,骄阳为沴烈火炎
就中秦头晋尾旱魃所栖托,十室九室突不黔。
撑肠一饱岂易得,咀嚼草木如荠甜。
山川课云职不举,无乃风伯号令严。
民是天民天自恤,何时霹雳起龙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金末元初时期,壬申年大旱灾的情景。诗人李俊民以深沉的忧国忧民情怀,展现了干旱给百姓生活带来的巨大苦难。

首句“千里地赤泽未沾”,形象地描绘了千里大地因久旱无雨而干裂龟裂的景象,如同赤色的沙漠一般,没有一丝湿润。接着“骄阳为沴烈火炎”进一步渲染了酷热难耐的天气,阳光如同燃烧的火焰,炙烤着大地和生灵。

“就中秦头晋尾旱魃所栖托,十室九室突不黔”,点明了干旱灾害的严重性,不仅覆盖了从秦地到晋地的大片区域,连最基本的生存条件都难以维持,十户人家中有九户面临粮食短缺的困境。

“撑肠一饱岂易得,咀嚼草木如荠甜”,表达了在如此艰难的时刻,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食用野草,即便如此,也显得异常珍贵,仿佛是甜美的荠菜。这既是对当时百姓生活状况的真实写照,也是对他们的坚韧与乐观精神的赞美。

“山川课云职不举,无乃风伯号令严”,诗人将自然现象拟人化,责问为何山川不降甘霖,是否是风神的命令过于严厉。这里既有对自然现象的无奈,也暗含了对上天不公的质疑。

最后,“民是天民天自恤,何时霹雳起龙潜”,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的深切同情,认为天理应当怜悯百姓,希望有神龙降下甘霖,解救干旱之苦。这不仅是对现实的呼唤,也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关怀,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