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里多遗老,朝廷少用儒
出处:《挽杜华父》
宋末元初 · 陆文圭
乡里多遗老,朝廷少用儒。
公初升国学,官止教生徒。
卫道心犹壮,忧时骨已臞。
遥知埋玉处,风雨暗山隅。
公初升国学,官止教生徒。
卫道心犹壮,忧时骨已臞。
遥知埋玉处,风雨暗山隅。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乡里:乡村。遗老:年迈的人。
朝廷:中央政府。
少用儒:读书人稀少。
公:指代某位官员。
升:晋升。
国学:古代的最高学府。
官止:官职仅到此。
教生徒:教导学生。
卫道:坚守道义。
忧时:忧虑时局。
臞:消瘦。
埋玉:死后埋葬。
风雨:自然环境。
暗:阴暗。
山隅:山脚。
翻译
乡村里有许多年迈的人,朝廷中却很少有读书人。您起初在国子监任职,官职仅限于教导学生。
您守护道义之心依旧坚定,但因忧虑时局,身体已经消瘦。
我猜想您去世后埋骨的地方,风雨中山角显得阴暗凄凉。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陆文圭悼念友人杜华父的作品。诗中表达了对杜华父在乡间作为遗老的敬意,以及他对朝廷未能重用像杜华父这样的儒者感到惋惜。杜华父虽然官职不高,仅任教书,但他的忠诚卫道之心依然坚定,然而岁月已使他身体瘦弱。诗人想象杜华父长眠之处,风雨交加,山隅显得尤为凄凉,寄托了对故人的深深怀念和哀思。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对逝者的敬仰与哀悼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