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兵生厚味,宁作病浮屠
出处:《茶笋病》
宋 · 洪咨夔
蕾金初出焙,板玉又登厨。
为爱颊车隽,做成风骨臞。
黄婆几倒尽,姹女得安无。
快意宜知悔,清标不忍孤。
五兵生厚味,宁作病浮屠。
为爱颊车隽,做成风骨臞。
黄婆几倒尽,姹女得安无。
快意宜知悔,清标不忍孤。
五兵生厚味,宁作病浮屠。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蕾金:新烘焙的食品。板玉:可能指某种食材。
颊车隽:形容食物味道醇厚。
风骨臞:瘦劲有风味。
黄婆:传统故事中的女性角色,这里可能指烹饪者。
姹女:女子。
快意:满足的快乐。
清标:清淡高雅的风味。
宁作:宁愿选择。
病浮屠:比喻因过度食用而身体不适的人。
翻译
新烘焙的蕾金初次登场,板玉又进入厨房烹饪。只为喜爱那脸颊般的醇香,制作出瘦劲有风骨的美食。
黄婆几乎耗尽精力,但女子安然无恙。
品尝美食应知满足,清雅的风味不应孤独。
宁愿选择用美食疗愈,也不愿成为只会吃素的病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咨夔所作的《茶笋病》,主要描绘了对茶笋的喜爱和品茗过程中的感受。首句“蕾金初出焙”形象地写出新采的茶笋经过烘焙后的金黄色泽,犹如含苞待放的花朵。次句“板玉又登厨”则比喻茶笋如玉质般洁白,准备进入烹饪环节。
“为爱颊车隽”表达了诗人对茶笋鲜美口感的热爱,如同驾车时的轻捷畅快。“做成风骨臞”进一步形容茶笋经过烹煮后,其风味独特,仿佛带有一种清瘦的风骨。
“黄婆几倒尽,姹女得安无”运用了神话传说中的黄婆和姹女,暗示茶水经过煎煮,精华已出,只剩下清香。诗人感叹茶香的美妙,希望它能长久留存。
“快意宜知悔,清标不忍孤”传达出品茶带来的愉悦,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
最后两句“五兵生厚味,宁作病浮屠”以奇特的方式表达,宁愿因过度享受茶香而“生病”,也不愿放弃这种美好的体验,甚至愿意成为“病浮屠”,即为了茶香甘愿承受一些不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茶笋的独特喜爱和品茗过程中的深深沉醉,以及对生活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