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表焕丹碧,化出一段奇
乡者未始见,今也其谁为。
金锡来自闽,萍迹才止兹。
跨门怀往昔,视篆恢宏规。
所立志先定,志定山弗移。
苦心忘艰勤,伫思常委蛇。
复道行半天,云影低四垂。
丛玉坐上天,白花水中坻。
两忘深且高,旁列崇与卑。
天人既交际,物我咸熙怡。
殿以舍空王,空王颦两眉。
长恐屋打头,东拄西防堕。
棱层加峭峙,柱础奠仄攲。
彫零古象设,一一皆新之。
琐屑与灭裂,整顿靡孑遗。
凄凉佛前灯,兰膏添满而。
明光号无尽,安知无尽时。
咨尔北山密,尔吾无学儿。
曷如然此灯,千花开不萎。
郁密暝云蔽,浩荡刚风吹。
刚风吹不灭,相配天阳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善权和尚在修复寺庙后,对整个场景的感慨与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寺庙修复后的壮丽景象。
首先,诗的开头“林表焕丹碧,化出一段奇”描绘了修复后的寺庙如同从林间生长出的一段奇异景观,色彩斑斓,充满生机。接着,“乡者未始见,今也其谁为”表达了对过去未曾见过如此美景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寺庙修复后的独特魅力。
“金锡来自闽,萍迹才止兹”则通过金锡的来源和寺庙的地理位置,强调了寺庙的历史与文化价值。接下来的“跨门怀往昔,视篆恢宏规”描述了站在门口回望过去的场景,以及篆刻在寺庙上的宏伟规划,体现了修复工作的重要性与深远意义。
“所立志先定,志定山弗移”表达了修复工作目标明确,决心坚定,即使面对困难也不会改变。接下来的“苦心忘艰勤,伫思常委蛇”则赞扬了修复者们的辛勤努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复道行半天,云影低四垂”描绘了修复后的寺庙周围环境的壮丽景色,云彩低垂,仿佛与天空相连。接下来的“丛玉坐上天,白花水中坻”则进一步描绘了寺庙的壮观景象,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两忘深且高,旁列崇与卑”表达了对寺庙整体布局的赞美,无论高低,都显得庄重而和谐。接下来的“天人既交际,物我咸熙怡”则表达了对修复后寺庙与自然、人间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殿以舍空王,空王颦两眉”描绘了寺庙内的庄严气氛,空王菩萨似乎在沉思。接下来的“长恐屋打头,东拄西防堕”则通过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对修复工作的谨慎与细致。
“棱层加峭峙,柱础奠仄攲”描述了寺庙建筑的坚固与稳重,即使在恶劣的天气下也能保持稳定。“彫零古象设,一一皆新之”则表达了对修复过程中对古物的尊重与保护。
“琐屑与灭裂,整顿靡孑遗”强调了修复工作对细节的关注,确保每一部分都得到妥善处理。“凄凉佛前灯,兰膏添满而”描绘了修复后寺庙内灯火通明的景象,充满了温暖与希望。
“明光号无尽,安知无尽时”表达了对修复后寺庙光明未来的期待,暗示了它将永远照亮人们的心灵。“咨尔北山密,尔吾无学儿”则通过对话的形式,表达了对读者的劝告,鼓励他们学习和珍惜这样的美好。
最后,“曷如然此灯,千花开不萎。郁密暝云蔽,浩荡刚风吹。刚风吹不灭,相配天阳熙”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强调了修复工作带来的持久影响,如同灯光一样,无论外界如何变化,都能保持光明与温暖。
整首诗通过对寺庙修复过程的描绘,展现了佛教文化的深厚内涵,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