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思告朝廷,来岁不可待
出处:《方景贤回闻吴中水涝甚戏效方子清侬言》
元 · 吴莱
客来自吴土,示我吴侬言。
吴侬岁苦水,谓是太湖翻。
太湖四万顷,三江下流泄。
疏瀹久无人,?污与海绝。
东风一鼓荡,暴雪如颓城。
屋扉蚌蛤上,畦畎鱼龙争。
嘉种不得入,种亦悉烂死。
民事何所成,食天俱在水。
富豪仅藏蓄,官府更急粮。
贫窭徒艰馁,妻子易徙乡。
散行向淮壖,随处拾稆粟。
虽然远乡土,恐可完骨肉。
东吴本富盛,数岁偶彫残。
世非欲茧丝,官曷任虎冠?国家自充实,财赋有渊薮。
给复当我及,安宁到鸡狗。
何人讲平准,何人议河渠。
荒政固有典,水利复有书。
龙蛇方未驱,鸿雁尚在泽。
纵令可还定,何计免沟壑。
何时水幸退,我得刈稻禾。
水退泥尽出,草屩更捞虾。
我思告朝廷,来岁不可待。
毋庸水争地,便放江达海。
客今听我言,我欲解侬忧。
所争但一水,民气庶今瘳。
自从唐季来,吴越无兵械。
至于宋南徙,淮蜀此都会。
大田连阡陌,居第拟侯王。
锦衣照车骑,玉食溢酒浆。
居然甲东南,遂以侈济侈。
掊克自此多,彫瘵亦以起。
天宁不汝恤,有此水潦淫。
要令沃土瘠,民得生善心。
岂惟生善心,且用戒掊克。
采诗观民风,愿踵太史职。
吴侬岁苦水,谓是太湖翻。
太湖四万顷,三江下流泄。
疏瀹久无人,?污与海绝。
东风一鼓荡,暴雪如颓城。
屋扉蚌蛤上,畦畎鱼龙争。
嘉种不得入,种亦悉烂死。
民事何所成,食天俱在水。
富豪仅藏蓄,官府更急粮。
贫窭徒艰馁,妻子易徙乡。
散行向淮壖,随处拾稆粟。
虽然远乡土,恐可完骨肉。
东吴本富盛,数岁偶彫残。
世非欲茧丝,官曷任虎冠?国家自充实,财赋有渊薮。
给复当我及,安宁到鸡狗。
何人讲平准,何人议河渠。
荒政固有典,水利复有书。
龙蛇方未驱,鸿雁尚在泽。
纵令可还定,何计免沟壑。
何时水幸退,我得刈稻禾。
水退泥尽出,草屩更捞虾。
我思告朝廷,来岁不可待。
毋庸水争地,便放江达海。
客今听我言,我欲解侬忧。
所争但一水,民气庶今瘳。
自从唐季来,吴越无兵械。
至于宋南徙,淮蜀此都会。
大田连阡陌,居第拟侯王。
锦衣照车骑,玉食溢酒浆。
居然甲东南,遂以侈济侈。
掊克自此多,彫瘵亦以起。
天宁不汝恤,有此水潦淫。
要令沃土瘠,民得生善心。
岂惟生善心,且用戒掊克。
采诗观民风,愿踵太史职。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吴莱的《方景贤回闻吴中水涝甚戏效方子清侬言》描绘了江南水灾后的社会百态,展现了作者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和对治理水患的深思。
诗中首先描述了吴地因水灾而遭受的苦难,百姓生活困苦,粮食短缺,富豪勉强保存,官府催粮加剧了百姓的负担。贫苦人家更是难以维持生计,许多人不得不离开家乡,四处流浪。诗中提到的“疏瀹久无人”、“暴雪如颓城”、“屋扉蚌蛤上,畦畎鱼龙争”等描绘了水灾带来的破坏性影响,形象生动。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治理水患的思考,提出“何人讲平准,何人议河渠”,即谁来解决水灾问题,谁来规划水利工程。他强调了水利的重要性,并希望政府能够采取措施,恢复土地肥沃,让百姓能安心耕作,避免过度剥削,以此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希望水灾能早日退去,百姓能恢复正常的生活,同时反思社会的治理问题,呼吁政府关注民生,防止过度剥削,维护社会的公平与稳定。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改善民生的热切愿望,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