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词堪和,閒居赋可删
出处:《题潘臞斋容安书院》
宋末元初 · 陈深
屋上即青山,柴扉镇日关。
烟霞三径足,天地一身闲。
归去词堪和,閒居赋可删。
箪瓢差自乐,高视眇尘寰。
烟霞三径足,天地一身闲。
归去词堪和,閒居赋可删。
箪瓢差自乐,高视眇尘寰。
注释
屋上:屋顶。即:就是。
青山:青山。
柴扉:简陋木门。
镇日:整天。
关:关闭。
烟霞:云雾缭绕。
三径:小路。
足:足够。
天地:天地之间。
一身:一人。
闲:清闲。
归去:回归。
词堪和:诗词适合应和。
閒居:闲居生活。
赋可删:赋可以删减。
箪瓢:粗茶淡饭。
差自乐:感到快乐。
高视:高瞻远瞩。
眇:看淡。
尘寰:尘世。
翻译
屋顶就是青山,简陋木门常关闭。云雾缭绕的小路已足够,天地间只剩我一人清闲。
回归田园生活,诗词歌赋都适宜删减。
粗茶淡饭也感到快乐,我高瞻远瞩,看淡尘世纷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淡泊的隐居生活图景。首句“屋上即青山”,写出了诗人居所的环境清幽,紧邻青山,暗示了远离尘嚣的自然之美。次句“柴扉镇日关”则进一步强调了生活的简朴与封闭,柴门常闭,反映出诗人对世事的疏离。
第三句“烟霞三径足”,以烟霞比喻隐逸的生活情趣,暗示诗人享受着闲适自在的日子,仅需三条小径便足以满足他的心灵追求。第四句“天地一身闲”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闲适与超脱,仿佛整个天地间只有他一人,心境无比宽广。
接下来,“归去词堪和,閒居赋可删”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隐生活的认同和对世俗文学的反思,他认为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创作出的作品才能更加纯粹,无需过多修饰。最后两句“箪瓢差自乐,高视眇尘寰”则点明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对尘世繁华的不屑一顾,他以箪瓢为伴,自得其乐,眼中只有那超越凡尘的广阔天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浮华的淡然态度,体现了宋末元初文人对理想生活的独特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