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女同居多异志,两贤相遇真家瑞
出处:《书汪氏双节传后》
清 · 王尔烈
二女同居多异志,两贤相遇真家瑞。
家瑞偏逢变坎坷,贤女空悲共憔悴。
汪君同室曰王徐,浙水清门著节义。
自昔之子号宜家,厥后良人厄远地。
瞻望母兮目岂瞑,哀弱子兮孤谁寄。
庄姜戴妫无猜嫌,赵姬叔隗均礼谊。
含悽且作未亡人,戮力同肩未了事。
风雨冥冥虓虎惊,篱壁萧萧魑魅肆。
凛冽冰霜足禦侮,殷勤针黹还供匮。
冬夜夏日寒暑长,机筐书箧无时置。
高堂终年子有成,地下报君妾无愧。
贤哉患难有同心,嗟乎传闻为酸鼻。
福堂应以阴骘酬,弱骨何必鬼神忌。
齐年双嫠穴同归,百死孤生空血泪。
闺中婴臼岂为名,身后鼎牲匪我思。
君恩逮下靡有遗,孝子显亲无弗至。
吾为贤者叹馀生,何以报之为良吏。
家瑞偏逢变坎坷,贤女空悲共憔悴。
汪君同室曰王徐,浙水清门著节义。
自昔之子号宜家,厥后良人厄远地。
瞻望母兮目岂瞑,哀弱子兮孤谁寄。
庄姜戴妫无猜嫌,赵姬叔隗均礼谊。
含悽且作未亡人,戮力同肩未了事。
风雨冥冥虓虎惊,篱壁萧萧魑魅肆。
凛冽冰霜足禦侮,殷勤针黹还供匮。
冬夜夏日寒暑长,机筐书箧无时置。
高堂终年子有成,地下报君妾无愧。
贤哉患难有同心,嗟乎传闻为酸鼻。
福堂应以阴骘酬,弱骨何必鬼神忌。
齐年双嫠穴同归,百死孤生空血泪。
闺中婴臼岂为名,身后鼎牲匪我思。
君恩逮下靡有遗,孝子显亲无弗至。
吾为贤者叹馀生,何以报之为良吏。
鉴赏
此诗《书汪氏双节传后》由清代诗人王尔烈所作,描绘了汪氏姐妹在艰难困苦中的坚贞与勇敢。诗中通过对比不同人物的命运和行为,展现了对忠诚、坚韧品质的赞美。
诗开篇即点明了两位女性虽同居却有不同志向,而两贤相遇则如同家之瑰宝。然而,家中的幸福并未长久,遭遇变故,贤女们只能徒增悲伤。接着,诗人引入了汪君的故事,他与王、徐两位女子结为连理,他们的家庭在浙水之畔树立了高尚的节义典范。诗中提到,自古以来,这样的家庭被视为幸福之家,但后来丈夫远赴异地,家庭陷入困境。
面对母亲的离世和幼子的孤独,姐妹二人悲痛欲绝。诗中引用了古代几位贤妻的故事,如庄姜、戴妫、赵姬、叔隗等,她们在丈夫去世后,作为未亡人继续承担起家庭的责任。诗中强调了在风雨交加、险象环生的环境中,姐妹二人如何凭借坚强的意志和勤劳的双手,支撑起家庭,无论冬夏,都坚持着织布、读书,直到子女成人,自己也得以安息。
最后,诗人感慨于这些贤妻的牺牲与奉献,并表达了对她们的敬仰之情。他认为,这样的美德应该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回报,不应受到任何不公对待。诗中还提到了齐年双嫠(寡妇)的共同命运,以及她们在家庭责任上的无私付出。诗人呼吁社会应当给予像她们这样的女性更多的关注和尊重,同时也表达了对她们精神世界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汪氏姐妹及古代贤妻事迹的描绘,颂扬了女性在困难面前展现出的坚韧不拔、勇于担当的精神,以及她们对家庭和社会的无私奉献。诗中充满了对这些女性的敬意和对美好品德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