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房巧接连,琅函净签排
清末近现代初 · 陈曾寿
何朝遗古寺,门对荒江开。
幽境出世间,梦中时一来。
红廊缭千步,殿角高崔嵬。
蜂房巧接连,琅函净签排。
檐竹浮江光,几榻碧潆洄。
老僧强为礼,雪眉映枯骸。
似言暮色深,一宿且为佳。
上灯起霜钟,苍茫入江雷。
恍然暂已觉,我梦何时回。
幽境出世间,梦中时一来。
红廊缭千步,殿角高崔嵬。
蜂房巧接连,琅函净签排。
檐竹浮江光,几榻碧潆洄。
老僧强为礼,雪眉映枯骸。
似言暮色深,一宿且为佳。
上灯起霜钟,苍茫入江雷。
恍然暂已觉,我梦何时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古老的寺庙,其位置独特,位于荒江之畔,仿佛是历史的遗物。诗人多次在梦中造访此地,被其超凡脱俗的幽静之美所吸引。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内外的景致,从红廊蜿蜒至殿角高耸,再到蜂房相连、琅函排列,每一处都充满了禅意与宁静。
诗人在梦中漫步于寺庙之中,感受到竹影摇曳,光影交织,几榻与江水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老僧的形象增添了神秘色彩,其雪白的眉毛与枯瘦的身躯形成对比,仿佛是时间的见证者。诗人的梦境与现实交织,表达了对这种超脱尘世的美的向往与追求。
夜晚降临,寺庙上灯,霜钟响起,与江面的苍茫景象相互映衬,更添了几分神秘与庄严。诗人在恍惚间醒来,似乎意识到梦境与现实之间的界限,不禁思考着何时才能真正回归到这种心灵的平静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寺庙环境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对于自然美、禅宗思想以及梦境与现实关系的独特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