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白莲沾浊露,心哀明月转周瀛
出处:《守意》
清末近现代初 · 黄节
未能守意况治情,只为人间有此生。
眼见白莲沾浊露,心哀明月转周瀛。
名山尚富金银气,环堵犹闻雅颂声。
自笑平时忧乐大,至今才是百无成。
眼见白莲沾浊露,心哀明月转周瀛。
名山尚富金银气,环堵犹闻雅颂声。
自笑平时忧乐大,至今才是百无成。
注释
未能:不能坚守。守意:坚守本心。
人间:世间。
此生:生命。
白莲:洁白的莲花。
浊露:污浊的露水。
明月:明亮的月亮。
周瀛:转向黑暗。
名山:著名的山。
金银气:金银气息。
环堵:简陋的居所。
雅颂声:高雅的诗歌声。
自笑:自我嘲笑。
忧乐:忧虑和快乐。
百无成:一事无成。
翻译
未能坚守本心,只因世间仍有生命存在。亲眼见到洁白的莲花被污浊的露水沾染,心中哀伤明亮的月亮似乎也转向了黑暗。
即使名山中仍充满金银的气息,简陋的居所里依然能听到高雅的诗歌之声。
自我嘲笑平日里忧虑快乐之事太过重大,直到如今一事无成。
鉴赏
这首诗名为《守意》,作者是清末近现代初的黄节。诗中表达了诗人未能坚守本心,感叹世事纷扰,人生短暂。他看到洁白的莲花被尘世的污浊所玷污,心中对明月的纯净转为对广阔天地的感慨。即使身处名山之中,仍有金银之气环绕,但日常生活中仍能听到高雅的诗歌之声。诗人自嘲平日忧虑快乐之事过于重大,如今却一事无成,流露出一种人生的无奈和自省。整体而言,这首诗寓言深刻,情感沉郁,体现了诗人对世态人情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