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丈红尘风起处,松声入耳杂车声
出处:《海安所 其一》
清末民国初 · 许南英
一城围一海安营,营外茅房半就倾。
十丈红尘风起处,松声入耳杂车声。
十丈红尘风起处,松声入耳杂车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时海安城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首句“一城围一海安营”,形象地描绘了海安城被包围的情景,同时暗示了军队在此驻扎,营造出紧张的氛围。接着,“营外茅房半就倾”一句,通过描述营外茅房的破败,反映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不稳定性,同时也体现了士兵们生活的艰苦。
“十丈红尘风起处,松声入耳杂车声”则进一步渲染了战场的环境。在战尘弥漫的环境中,松声与车声交织在一起,不仅表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战争的喧嚣并存,也暗示了即使在动荡不安的时刻,自然界的生命力依然顽强存在。这种对比手法,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也寄托了对和平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战争背景下的海安城,通过具体的场景和声音描写,展现了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在动荡中自然与人类共存的景象,富有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