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钟情独此花,封植绝类富贵家
出处:《周知和李粹伯一再和钵字韵诗益工勉继元韵》
宋 · 曾协
道人钟情独此花,封植绝类富贵家。
毋令攀折强封蜡,精神顿减非生物。
五陵少年那得知,气使造化须新诗。
春工未遍裁云叶,但赋贡金品皆绝。
公家甥舅如玉山,清夜秉烛愁花眠。
一朝奉节公驰去,又叠阳关断肠句。
谁专此花蒋径人,公自无愧面觐君。
来诗声调转清越,谬对霜钟扣铜钵。
毋令攀折强封蜡,精神顿减非生物。
五陵少年那得知,气使造化须新诗。
春工未遍裁云叶,但赋贡金品皆绝。
公家甥舅如玉山,清夜秉烛愁花眠。
一朝奉节公驰去,又叠阳关断肠句。
谁专此花蒋径人,公自无愧面觐君。
来诗声调转清越,谬对霜钟扣铜钵。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一位道人对某种花卉的独特情感,他将其视为珍宝,种植得如同富贵人家一样精心呵护。诗人警告不要随意攀折,因为这会损伤花的精神,使之失去生机。接着,诗人提到五陵少年不知珍惜,只会以诗赞美自然,而这种花卉尚未完全展现出春天的美丽,其价值被低估了。
诗中提到的"公家甥舅如玉山",可能是指诗人的亲戚关系,他们在清夜中手持蜡烛,为花儿的安眠担忧。当主人离开后,花的命运似乎更为凄凉,仿佛又听见了阳关曲中的离别之痛。诗人感叹谁能像这位道人一样,专心致志地守护这花,无愧于与君共赏。
最后,诗人对朋友的诗作给予高度评价,称赞其声调清越,犹如霜钟敲击铜钵,回应了前文的花事。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花卉的深情以及对友人诗歌才华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