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止自公,焉得不遂止
出处:《续止酒篇》
明 · 刘崧
吾恒赋止酒,所止寓言耳。
今日止自公,焉得不遂止。
古人止伊何,所止非一指。
止戈戒残暴,止水戒淫圯。
止言恐伤佞,止得恐伤侈。
所止止非僻,未闻止醪醴。
此止盖有由,止之以资理。
止酤可蠲费,止酿可馀米。
止饮可缮性,止酗可循理。
斗暴与沈溺,便佞而侈靡。
苟不遂止之,祸将甚于此。
抑闻古崇祀,燕飨备嘉旨。
明禋本精意,德将在诚已。
尊卑式隆杀,撙节有定纪。
此时百礼成,止不待刑弭。
止此时则然,尊罍未遑耻。
肺肠谢薰灼,清醒从此始。
苟无忧患婴,饮水亦足喜。
寄谢沈湎徒,吾今真止矣。
今日止自公,焉得不遂止。
古人止伊何,所止非一指。
止戈戒残暴,止水戒淫圯。
止言恐伤佞,止得恐伤侈。
所止止非僻,未闻止醪醴。
此止盖有由,止之以资理。
止酤可蠲费,止酿可馀米。
止饮可缮性,止酗可循理。
斗暴与沈溺,便佞而侈靡。
苟不遂止之,祸将甚于此。
抑闻古崇祀,燕飨备嘉旨。
明禋本精意,德将在诚已。
尊卑式隆杀,撙节有定纪。
此时百礼成,止不待刑弭。
止此时则然,尊罍未遑耻。
肺肠谢薰灼,清醒从此始。
苟无忧患婴,饮水亦足喜。
寄谢沈湎徒,吾今真止矣。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续止酒篇》是一首劝诫饮酒的诗歌,主题围绕着“止”字展开,强调适度饮酒的重要性。诗中通过列举古人对“止”的不同理解,如止戈以息争、止水寓意清静、止言防奸佞、止欲戒奢侈,表达了作者对过度饮酒可能导致的危害的警示。他进一步指出,通过停止饮酒可以节省费用、节约粮食,还能修身养性,遵循社会秩序。在祭祀和宴享场合,虽然有固定的礼制来控制饮酒,但真正的止在于内心的敬诚而非外在的强制。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决心,即使没有外在压力,也会自我约束,真正实现“止”,并借此告诫沉湎于酒的人。整首诗语言质朴,道理深入,富有教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