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求方至理,不朽始为名
出处:《逢诗僧》
唐 · 齐己
禅玄无可并,诗妙有何评。
五七字中苦,百千年后清。
难求方至理,不朽始为名。
珍重重相见,忘机话此情。
五七字中苦,百千年后清。
难求方至理,不朽始为名。
珍重重相见,忘机话此情。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禅玄:指禅宗深奥的哲理。并:相提并论。
诗妙:诗歌的美妙之处。
何评:怎么评价。
五七字:指五言诗和七言诗,代表古典诗词的形式。
苦:辛勤创作的苦心。
百千年后:指遥远的未来。
清:清新,超越时代的意境。
难求:难以达到或寻找。
方至理:真正的道理或真理。
不朽:永不磨灭。
始为名:才算是真正的名声。
珍重:珍惜重视。
重相见:再次相遇。
忘机:摒弃机巧之心,真诚相处。
话此情:谈论这份情感。
翻译
禅意深远无法相提并论,诗的美妙又怎能轻易评判。在五言或七言的诗句中倾尽苦心,只为千百年后那份清新脱俗。
唯有难以寻求的真理才值得追求,不朽的才是真正的名声。
珍重每次的重逢,忘却机心,共叙这份情感。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的作品,名为《逢诗僧》。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友情深厚和诗意交流之美好感受的诗句。
"禅玄无可并,诗妙有何评。"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与僧侣之间在禅学与诗艺上的交流,其深度和难以企及,用"并"字形容禅机之高远,用"评"字探讨诗意之美好。
"五七字中苦,百千年后清。" 这两句表明了诗人对于古典诗词的理解与感受,即便是短小如五言、七言诗,也蕴含着深刻的情感和智慧,而这些情感和智慧可以穿越时空,历经百年而不减。
"难求方至理,不朽始为名。" 这两句强调了对真理的追求以及不朽之名的价值。诗人认为真理难以寻求,但一旦达到了,就能留下不朽的名声。
"珍重重相见,忘机话此情。"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与僧侣之间频繁美好相会的珍惜,以及在这种交流中忘却尘世烦恼,仅仅是为了分享彼此间的情谊。
整首诗通过对禅学和诗艺的探讨,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意境,同时也展示了作者与僧侣之间深厚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