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觉春深,飞飞恨不禁
出处:《柳絮曲》
清 · 周瓒
点点觉春深,飞飞恨不禁。
露沾疑妾泪,风散比郎心。
晓月隋堤畔,残阳灞水阴。
年年飘荡处,肠断白头吟。
露沾疑妾泪,风散比郎心。
晓月隋堤畔,残阳灞水阴。
年年飘荡处,肠断白头吟。
鉴赏
这首《柳絮曲》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柳絮随风飘舞的情景,寓情于景,情感丰富而深沉。
首句“点点觉春深”,以“点点”形容柳絮之轻盈,暗示春天已深,万物复苏,生机勃勃。次句“飞飞恨不禁”,柳絮随风飞舞,却难以控制其飘荡的方向和速度,暗含诗人内心的无奈与愁绪。
“露沾疑妾泪,风散比郎心。”这里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将柳絮比作女子的眼泪,被露珠沾湿,象征着离别时的悲伤;又将柳絮的飘散比作男子的心意,随风而去,表达了对远方恋人的思念与牵挂。这一联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寄托了深深的相思之情。
“晓月隋堤畔,残阳灞水阴。”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美,清晨的月光洒在隋堤之上,夕阳的余晖映照在灞水的阴影中,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
最后,“年年飘荡处,肠断白头吟。”诗人感慨柳絮年复一年地飘荡,不禁让人想起自己的孤独与忧伤,白发苍苍之时,仍无法摆脱内心的痛苦与思念。这不仅是对柳絮命运的同情,也是对自己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柳絮飘舞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以及对时间流逝、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清代诗歌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