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重到招提十七年,吟题墨色又成嫣全文

重到招提十七年,吟题墨色又成嫣

出处:《题照禅师道场
宋 · 赵孟坚
重到招提十七年,吟题墨色又成嫣
蟠虬老桧枝垂舞,像刻前碑石载镌。
留赋纵然常满壁,玄机竟莫悟枯禅。
道场法子丛居盛,奚复芦花施钓船。

拼音版原文

zhòngdàozhāoshíniányínyòuchéngyān

pánqiúlǎoguìzhīchuíxiàngqiánbēishízǎijuān

liúzòngránchángmǎnxuánjìngchán

dàochǎngcóngshèngcāngshīdiàochuán

注释

重到:再次来到。
招提:佛教寺庙。
十七年:多年时间。
墨色:墨迹的颜色。
嫣:鲜艳。
蟠虬:盘旋曲折。
老桧:古桧树。
枝垂舞:枝叶低垂如舞动。
像刻:如同雕刻。
镌:雕刻。
留赋:留下诗篇。
纵然:即使。
常满壁:常常布满墙壁。
玄机:深奥的道理。
枯禅:枯寂的禅修。
道场:修行场所。
法子:佛法。
丛居盛:佛法兴盛。
奚复:哪里还。
芦花:芦苇花。
施钓船:用来钓鱼的小舟。

翻译

再次来到这座招提寺已经十七年,我题写的诗句墨色又变得鲜艳。
古老的桧树盘曲如龙,枝叶低垂仿佛在舞蹈,碑文如同雕刻在石头上,记载着过往的岁月。
尽管墙壁上留下的诗篇始终满满当当,但我终究未能参透那深奥的禅理。
修行的场所佛法兴盛,哪里还需要用芦花编织的钓鱼舟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孟坚的作品《题照禅师道场》,通过对禅师道场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佛法感悟的深沉思考。首句“重到招提十七年”表达了诗人再次来访的感慨,时间跨度之长,显示出他对禅师及道场的深厚情感。"吟题墨色又成嫣"则暗示了岁月在书法艺术上的痕迹,墨色虽旧,却依然美丽。

接下来的两句“蟠虬老桧枝垂舞,像刻前碑石载镌”描绘了道场的环境,老桧树盘曲如龙,仿佛在低语禅意,前人的碑刻记载着历史,增添了道场的沧桑感和文化积淀。

“留赋纵然常满壁,玄机竟莫悟枯禅”表达了诗人对佛法奥秘的探索,虽然墙壁上满是诗文,但真正的禅理却难以领悟,如同枯禅一般难以触及。

最后两句“道场法子丛居盛,奚复芦花施钓船”以反问收尾,道场佛法兴盛,哪里还需要像渔夫那样在芦花飘飞的地方寻求答案呢?这既是对禅师修行成就的肯定,也寓含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反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赵孟坚在欣赏禅宗道场的同时,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