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从春后觉,意别枕边消
出处:《春日杂咏 其九》
宋 · 李弥逊
轩冕真成寄,江山早见招。
懒从春后觉,意别枕边消。
竹色侵书静,松声落耳摇。
妄心朝雾薄,乌鹊莫相撩。
懒从春后觉,意别枕边消。
竹色侵书静,松声落耳摇。
妄心朝雾薄,乌鹊莫相撩。
注释
轩冕:官位和荣耀。寄:寄托。
江山:江山。
早见招:早已显现。
懒:懒散。
春后:春天过后。
觉:察觉。
消:消散。
竹色:翠竹的颜色。
侵:浸染。
书静:书卷的宁静。
松声:松涛声。
妄心:妄想的心。
朝雾:早晨的雾气。
薄:减少。
乌鹊:乌鹊。
撩:扰乱。
翻译
官位和荣耀其实只是寄托,对江山的向往早已显现。春天过后我更是懒散,离别的情绪在枕边渐渐消散。
翠竹的绿色悄然浸染书卷的宁静,松涛声在耳边轻轻摇曳。
早晨的雾气让我妄想减少,乌鹊啊,就不要来扰乱我的心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春日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
"轩冕真成寄,江山早见招。懒从春后觉,意别枕边消。" 开篇四句设置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境,诗人似乎已经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自在和解脱。在这个宁静的环境中,他感受到大自然的召唤,而非对尘世的牵挂。
"竹色侵书静,松声落耳摇。" 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将静谧的读书环境与外界的生机活力相结合,竹色和书静形成鲜明对比,而松声则是自然界中的一种节奏,给人以平和之感。
"妄心朝雾薄,乌鹊莫相撩。"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杂念的超脱,以及希望外界不要打扰自己的愿望。在轻薄的晨雾中,诗人的心灵得到了净化,而不愿意被任何事物所干扰。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情怀,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内在平和与精神自由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