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倦极难骤寐,屡次剪灯煤全文

倦极难骤寐,屡次剪灯煤

清 · 多隆阿
磨盘山下路,曲曲近水隈。
浮沙没车辙,马缓扬鞭催。
人家临涧外,旅店巷口开。
游倦趁早宿,解装入门来。
院僻杂草芥,榻垢腻尘灰。
倦极难骤寐,屡次剪灯煤
小立石阶下,斗杓暗转魁。
秋声听不尽,落叶下荒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暮秋时节,诗人从一面山的金州长甸铺出发,沿途所见的景色与心境。首句“磨盘山下路,曲曲近水隈”,以磨盘山下的蜿蜒山路,贴近水流的边缘起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寂的氛围。

接着,“浮沙没车辙,马缓扬鞭催”两句,通过描述路上的浮沙掩盖了车辙,以及马缓缓地扬起鞭子催促前行的情景,既表现了旅途的艰难,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急切与疲惫。

“人家临涧外,旅店巷口开”描绘了途中的村落景象,旅店在巷口开放,预示着前方有人家可歇息,为旅途中的人提供了一丝慰藉。

“游倦趁早宿,解装入门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因旅途劳顿,急于寻找住宿之处的愿望,同时也透露出对归宿的渴望。

接下来,“院僻杂草芥,榻垢腻尘灰”两句,通过描写偏僻的院落中杂草丛生、榻上灰尘厚重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荒凉与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倦极难骤寐,屡次剪灯煤”表现了诗人尽管疲倦,但难以立即入睡,多次剪灯芯以保持清醒的状态,反映了他内心的焦虑与不安。

“小立石阶下,斗杓暗转魁”描绘了诗人站在石阶之下,仰望斗柄转动的场景,既有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有对宇宙浩瀚的敬畏之情。

最后,“秋声听不尽,落叶下荒台”以秋风中听不完的声音和飘落在荒凉台上的落叶,收束全篇,不仅展现了秋天的萧瑟,也寓意着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感慨。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感,既有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也蕴含了深刻的情感体验,展现了清末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