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枳闻庐山法,松入汉阳禅全文

枳闻庐山法,松入汉阳禅

唐 · 丁仙芝
上人久弃世,中道自忘筌。
寂照出群有,了心清众缘。
所以于此地,筑馆开青莲。
果药罗砌下,烟虹垂户前。
咒中洒甘露,指处流香泉。
禅远目无事,体清宵不眠。
枳闻庐山法,松入汉阳禅
一枕西山外,虚舟常浩然。

注释

上人:高僧。
弃世:超脱尘世。
中道:修行过程中。
忘筌:忘记方法、途径,比喻超脱形式束缚。
寂照:内心寂静而洞察一切。
群有:一切众生、存在。
了心:明了心灵。
清众缘:清除杂念,使因缘变得清净。
筑馆:建造房屋。
青莲:象征清净无染的佛教圣花。
果药:果实和草药,象征自然与养生。
罗砌下:环绕在台阶下。
烟虹:烟雾与彩虹,形容环境幽美。
咒中:诵咒之时。
洒甘露:比喻给予精神上的滋养或净化。
指处:所指向的地方。
流香泉:流出香气之水,象征美好与纯净。
禅远:禅定深远。
体清:身体与心灵都清净。
枳闻:听闻,此处可能指某地名或人名听闻佛法。
庐山法:庐山的佛法,庐山为著名佛教圣地。
汉阳禅:汉阳地区的禅宗修行方式。
一枕:安寝一处。
西山外:在西山之外,象征远离尘嚣。
虚舟:空舟,比喻心境空灵、无拘无束。
浩然:豁达、广阔无边的心境。

翻译

高僧早已超脱尘世,修行中途已忘却一切法门。
内心寂静洞察一切存在,明了心灵清净诸多因缘。
因此选此清静之地,建造屋舍让青莲盛开。
果实草药环绕台阶下,烟雾彩虹挂在门前。
诵咒时如洒甘露滋润,所指之处流出香气之泉。
禅定深远眼中无俗务,身心清净夜晚无需睡眠。
听闻庐山佛法精髓,松林间沉浸汉阳禅意。
在西山之外安寝一枕,空舟之中心境永远浩瀚豁达。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丁仙芝的作品,名为《和荐福寺英公新搆禅堂》。诗中描绘了一位高僧修建禅堂的情景,并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述,表达了出世脱俗、心境澄明的宗教生活。

"上人久弃世,中道自忘筌" 表示这位高僧早已超越尘世纷扰,修行到了一定境界,对于世间的名缰利锁已经淡然处之。"寂照出群有,了心清众缘" 描写他在宁静中显现智慧,心如明镜,一切烦恼障碍皆已清除。

"所以于此地,筑馆开青莲" 指的是在这片净土上建立禅堂,象征着精神的觉醒和洁净。"果药罗砌下,烟虹垂户前" 描述了禅堂周围环境的美好,果树和草药环绕,轻烟缭绕如彩虹般美丽。

"咒中洒甘露,指处流香泉" 则是通过宗教仪式洒下甘露,象征着智慧和慈悲的传播,同时手指之处便有清甜的香水涌出。"禅远目无事,体清宵不眠" 表示在禅修中达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即使夜深人静,也无需入睡,因为内心的清净和平安。

"枳闻庐山法,松入汉阳禅" 说的是这位高僧曾听从庐山学法,又在汉阳修炼禅定。"一枕西山外,虚舟常浩然" 描述他有时枕着西山之外的自然风光,心如虚空,无所挂碍。

整首诗通过对高僧修建禅堂及其超凡脱俗生活状态的描绘,展现了中国古代佛教文化中追求精神解脱和内在平静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