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园日已远,荒垄谁为耰
出处:《有怀故园亲族》
明 · 李舜臣
昔予遘天祸,负葬归东州。
寒暑倏流易,三载捷更筹。
微息幸犹续,壮志嗟已休。
譬之凝霜草,衰枯在九秋。
又似不材木,托根于林丘。
遭逢圣人朝,岩穴拔淹留。
遂忘不肖躯,感激昨来游。
故园日已远,荒垄谁为耰。
亲族忽若遗,有怀安所投。
兹身虽千里,梦寐常相求。
王程限南北,归路何悠悠。
不能似高鸟,去来云中由。
俯仰觉心伤,泪下如泉流。
寒暑倏流易,三载捷更筹。
微息幸犹续,壮志嗟已休。
譬之凝霜草,衰枯在九秋。
又似不材木,托根于林丘。
遭逢圣人朝,岩穴拔淹留。
遂忘不肖躯,感激昨来游。
故园日已远,荒垄谁为耰。
亲族忽若遗,有怀安所投。
兹身虽千里,梦寐常相求。
王程限南北,归路何悠悠。
不能似高鸟,去来云中由。
俯仰觉心伤,泪下如泉流。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舜臣的《有怀故园亲族》表达了作者对过去遭遇不幸,被贬至东州的经历感慨。诗中,他以“昔予遘天祸”起笔,回忆自己遭受的天灾般的命运,随后描述了三年间时光匆匆流逝,虽然生命得以延续,但壮志已消磨殆尽,如同深秋的霜草和无用之木,身处困境。
在朝廷的圣明时期,他得以被提拔,暂时忘却了自己的卑微身份,但对故乡和亲族的思念之情始终萦绕心头。他感叹故园渐行渐远,荒冢无人照料,亲人仿佛被遗忘,无处寄托哀思。即使身在千里之外,梦境中仍常常回到故乡。
诗的结尾,作者表达了对回归之路遥不可及的无奈,无法像高飞的鸟儿那样自由自在,只能在心中悲痛,泪水如泉水般流淌。整体而言,这是一首抒发怀旧与孤寂之情的诗篇,情感深沉而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