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座虽无鄂渚花,当庭亦种沅湘竹
出处:《题孙典伏可居轩》
明 · 孙蕡
吾宗孙子云鹤仙,荷衣蕙带神飘然。
朝吟屈子远游赋,夜诵庄生秋水篇。
五湖风月穷清赏,青雀为舻桂为舫。
二女祠前听凤箫,小孤舟北闻渔榜。
归来匹马逐嫖姚,环佩锵锵近九霄。
承恩日侍金銮殿,卜筑还依朱雀桥。
桥头流水清如玉,杨柳青青映书屋。
照座虽无鄂渚花,当庭亦种沅湘竹。
沅湘竹色报春迟,文玉疏疏只数枝。
客去每凭诗作伴,朝回偏与静相宜。
卜筑不雕亦不画,厅事门前仅旋马。
高题汉篆名可居,君作其中可居者。
人生出处本无端,坎止流行信可安。
君不见长安甲第连云起,赢得人间图画里。
朝吟屈子远游赋,夜诵庄生秋水篇。
五湖风月穷清赏,青雀为舻桂为舫。
二女祠前听凤箫,小孤舟北闻渔榜。
归来匹马逐嫖姚,环佩锵锵近九霄。
承恩日侍金銮殿,卜筑还依朱雀桥。
桥头流水清如玉,杨柳青青映书屋。
照座虽无鄂渚花,当庭亦种沅湘竹。
沅湘竹色报春迟,文玉疏疏只数枝。
客去每凭诗作伴,朝回偏与静相宜。
卜筑不雕亦不画,厅事门前仅旋马。
高题汉篆名可居,君作其中可居者。
人生出处本无端,坎止流行信可安。
君不见长安甲第连云起,赢得人间图画里。
鉴赏
此诗由明代诗人孙蕡所作,题为《题孙典伏可居轩》。诗中描绘了一位名为“孙子云鹤仙”的宗族人物,其形象飘逸脱俗,仿佛仙人下凡。他白天吟诵屈原的《远游赋》,夜晚则诵读庄子的《秋水篇》,展现了其对古代文学的深厚造诣和对自然美景的无限向往。
诗中提到的“五湖风月”象征着孙子云鹤仙追求的清雅生活,而“青雀为舻桂为舫”则是对乘风破浪、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通过“二女祠前听凤箫,小孤舟北闻渔榜”,诗人进一步渲染了孙子云鹤仙在自然与人文景观中的超然境界。
随后,诗歌转而描述孙子云鹤仙归隐后的日常生活,他骑马追随将军,但内心却渴望回归宁静。在金銮殿侍奉皇帝后,他选择回到熟悉的朱雀桥畔,享受桥头流水的清澈与杨柳的青翠。尽管没有鄂渚的繁花相伴,但沅湘竹色的春意却足以让他感到满足。诗中以“文玉疏疏只数枝”形容竹色的稀疏,却也暗示了孙子云鹤仙内心的淡泊与高洁。
最后,诗人通过“卜筑不雕亦不画,厅事门前仅旋马”表达了孙子云鹤仙居住环境的简朴与自然,以及他对生活本质的深刻理解。他将“汉篆名可居”作为居所的题字,不仅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寓意着他在此处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整首诗通过对孙子云鹤仙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人格魅力和对自然、文化的热爱,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方式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