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人惊罔象珠仍得,我识随侯月故圆全文

人惊罔象珠仍得,我识随侯月故圆

矫首南云眼剧穿,银钩乍展独欣然。
人惊罔象珠仍得,我识随侯月故圆
久自千秋归大雅,何妨七日宴钧天。
病夫粗了区中事,进尔同皈第四禅。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壬午初冬忽传明卿有非常耗者得书喜剧因成一律情见乎辞》。诗中表达了诗人得知友人明卿遭遇不幸后,突然传来好消息时的喜悦心情。

首联“矫首南云眼剧穿,银钩乍展独欣然”,描绘了诗人抬头望向南方的云彩,眼中充满了期待与渴望,仿佛在寻找什么珍贵的东西。接着,诗人仿佛看到了一幅银钩般的景象,心中不禁感到欣喜若狂。

颔联“人惊罔象珠仍得,我识随侯月故圆”,进一步描述了诗人内心的激动与喜悦。他意识到,尽管外界对这一消息感到惊讶和困惑,但自己却能从其中辨认出真正的价值和意义。这里的“罔象珠”和“随侯月”都是古代传说中的珍宝,象征着难得的机遇或珍贵的友谊。

颈联“久自千秋归大雅,何妨七日宴钧天”,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艺术的崇高追求。他认为,长久以来,自己一直致力于追求高雅的艺术境界,而今得到这样的好消息,就像是在七天之内就能享受到天上的盛宴,这无疑是一种极大的幸福和满足。

尾联“病夫粗了区中事,进尔同皈第四禅”,则透露出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他自称为“病夫”,或许是在暗示自己的身体状况不佳,但他已经大致解决了生活中的琐事。接下来,他希望与朋友一同达到更高的精神层次,如同进入了佛教中的第四禅,即达到一种超越物质世界、心灵纯净的状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起伏时的乐观态度和对友情、艺术以及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