叨禄词垣四十年,白头无补日忧悁
出处:《题竹送民则弟南归》
明 · 杨士奇
叨禄词垣四十年,白头无补日忧悁。
羡渠拂袂还山去,潇洒云林一散仙。
羡渠拂袂还山去,潇洒云林一散仙。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杨士奇所作的《题竹送民则弟南归(其二)》。诗人以竹为题,寓情于物,表达了对友人离别时的感慨与祝福。
首句“叨禄词垣四十年”,杨士奇自谦地提到自己在朝廷任职长达四十年,暗示了其官场生涯的漫长与辛劳。接着,“白头无补日忧悁”一句,道出了岁月流逝、功业未竟的无奈与忧虑,白发苍苍却未能有所补益,内心充满愁苦。
“羡渠拂袂还山去”中,“渠”指代友人,诗人羡慕友人能够摆脱官场束缚,回归自然,拂袖而去,回到山林间过着自由洒脱的生活。这一句流露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束缚的厌倦。
最后一句“潇洒云林一散仙”,诗人以“散仙”比喻友人的生活状态,形容其如同云林间的逍遥之士,生活自由自在,超然物外。这里不仅表达了对友人新生活的美好祝愿,也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比官场与自然生活,表达了对自由与理想的渴望,以及对友人离别时的复杂情感。语言简洁而意味深长,展现了杨士奇作为文人对生活态度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