堙灭皆无闻,空悲岁月迈
出处:《寄题岘山羊公祠堂》
宋 · 范仲淹
休哉羊叔子,辅晋功勋大。
化行江汉间,恩被疆埸外。
中国倚而安,治为天下最。
开府多英僚,置酒每高会。
徘徊临岘首,兴言何慷慨。
此山自古有,游者千万辈。
堙灭皆无闻,空悲岁月迈。
公乎仁泽深,风采独不昧。
于今堕泪碑,观之益钦戴。
卓有王源叔,文学伟当代。
借麾来襄阳,高怀极恬退。
山姿列云端,江响拂天籁。
行乐何逍遥,览古忽感概。
不见叔子祠,芜没民畴内。
千金赎故基,庙貌重营绘。
襄人复其祀,水旱有攸赖。
太守一兴善,比户皆欢快。
源叔政可歌,又留千载爱。
化行江汉间,恩被疆埸外。
中国倚而安,治为天下最。
开府多英僚,置酒每高会。
徘徊临岘首,兴言何慷慨。
此山自古有,游者千万辈。
堙灭皆无闻,空悲岁月迈。
公乎仁泽深,风采独不昧。
于今堕泪碑,观之益钦戴。
卓有王源叔,文学伟当代。
借麾来襄阳,高怀极恬退。
山姿列云端,江响拂天籁。
行乐何逍遥,览古忽感概。
不见叔子祠,芜没民畴内。
千金赎故基,庙貌重营绘。
襄人复其祀,水旱有攸赖。
太守一兴善,比户皆欢快。
源叔政可歌,又留千载爱。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羊叔子:指羊祜。辅晋:辅佐晋朝。
江汉:长江和汉水流域。
疆埸:边境。
中国:中原地区。
治:治理。
开府:设立官署。
英僚:杰出官员。
岘首:地名,岘山之巅。
慷慨:激昂。
堙灭:埋没。
岁月迈:岁月流逝。
仁泽:仁德恩惠。
风采:风度。
堕泪碑:纪念羊祜的碑。
钦戴:尊敬。
王源叔:另一位历史人物。
文学伟当代:文学成就卓越。
襄阳:地名。
恬退:淡泊名利。
山姿:山景。
天籁:自然的声音。
览古:游览古迹。
感概:感慨。
叔子祠:羊祜祠。
芜没:荒废。
故基:旧址。
庙貌:庙宇。
襄人:襄阳人。
水旱:水灾旱灾。
太守:地方长官。
比户:家家户户。
源叔政可歌:王源叔的政绩值得歌颂。
千载爱:千年的爱戴。
翻译
多么美好的羊叔子啊,辅佐晋国功劳大。他的教化深入江汉,恩德遍布边疆。
中原依靠他安定,治理堪称天下第一。
府中聚集众多英才,常常举办盛大的宴会。
他在岘首徘徊,言辞激昂充满感慨。
这山自古以来就有,游人无数来往。
他们的事迹消失无闻,徒留岁月空叹息。
羊公仁德深厚,风度独特永不忘。
如今的堕泪碑,令人更加敬仰他。
王源叔才华出众,文学成就举世公认。
他来到襄阳任职,胸怀高远淡泊名利。
山川景色如画,江水声韵天籁般悦耳。
游玩时心情舒畅,感叹古今变迁。
羊叔子祠堂已淹没在田野,无人问津。
人们用千金赎回旧址,庙宇重新修建。
襄阳人恢复了他的祭祀,水旱灾害有所依赖。
太守的一桩善举,家家户户都欢欣鼓舞。
源叔的政绩值得歌颂,他的爱流传千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所作的《寄题岘山羊公祠堂》。诗中,诗人赞扬了羊叔子辅佐晋国的功绩,他的德政深入人心,使得江汉地区安宁,疆域之外也受到恩惠。诗人感叹岘山虽历史悠久,但昔日的辉煌已被岁月淹没,唯有羊公祠堂见证了其仁德。诗人提及王源叔,他以高尚的品格来到襄阳,与山水共乐,同时对古代贤人的遗迹感慨万分。
诗中提到,岘山羊公祠堂曾荒废在田野之中,后经千金赎回并重新修缮,襄阳人民得以祭祀这位贤者,祠堂的存在对于当地的水旱灾害也有着实际的帮助。太守的善举让百姓生活欢乐,而王源叔的政绩更是值得歌颂,他的影响深远,流传千年。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赞美和对遗迹的描绘,表达了对古代贤者的敬仰和对地方治理成功的肯定,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情怀和对社会和谐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