宸游在何处,尚想赭袍光
出处:《仁宗皇帝挽词五首 其五》
宋 · 王圭
忆昨颁遗诏,犹闻玉几香。
鼎湖龙已去,汾水雁空翔。
北极星辰暗,三山日月长。
宸游在何处,尚想赭袍光。
鼎湖龙已去,汾水雁空翔。
北极星辰暗,三山日月长。
宸游在何处,尚想赭袍光。
注释
忆:回忆。昨:昨日。
颁:颁布。
遗诏:先帝的遗命或遗嘱。
犹:还。
闻:闻到。
玉几:珍贵的几案,代指皇位。
香:香气。
鼎湖:古代传说中黄帝升天的地方,这里借指皇位。
龙已去:象征皇帝去世。
汾水:黄河支流,此处代指皇家宫殿。
雁:大雁,常用来象征离别和哀思。
北极:北方天空。
星辰暗:星辰黯淡,形容帝王逝去后的沉寂。
三山:神话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此处可能象征仙境。
日月长:日月运行似乎更慢,暗示时间的停滞。
宸游:帝王的游乐或巡游。
何处:哪里。
尚想:仍然怀念。
赭袍光:深红色的官袍,代指皇帝的威严和荣耀。
翻译
回忆起昨日颁布的遗诏,仿佛还能闻到玉几上的香气。曾经的龙椅如今空荡,只有汾水上的大雁独自飞翔。
北方的星辰失去了光芒,三座神山的日夜似乎延长。
皇帝的游乐之地在哪里呢?仍然怀念那深红官袍的光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圭的作品,收录在《仁宗皇帝挽词五首》中。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股浓郁的怀旧和对过往时光的深情留恋。
“忆昨颁遗诏,犹闻玉几香。”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过去皇帝颁布遗诏的情景依然记忆犹新,那种在玉石制成的案几上散发出的香气仿佛还萦绕在心头。这里不仅是对物质环境的描绘,更是对往昔情境的追怀。
“鼎湖龙已去,汾水雁空翔。”这两句则转向自然景象,通过“鼎湖龙”的消失和“汾水雁”在空中飞翔的画面,表现了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这里的“龙”常被用来比喻帝王或英雄,而其“已去”,则隐含着对于昔日英杰不再的哀叹。
“北极星辰暗,三山日月长。”这两句描绘了宇宙天象的变化,“北极星辰”作为古代导航的重要参考点,其“暗”可能象征着方向的迷失或是时光的模糊。而“三山日月长”则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强调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无常。
最后,“宸游在何处,尚想赭袍光。”作者问及皇帝(宸游)的行踪,同时表达了对过去那华丽服饰(赭袍)所散发出的光辉的怀念。这里的“尚想”表明了作者心中对于昔日荣光的不舍和留恋。
整首诗通过对过往场景、自然界变化以及皇帝行踪的提问,构筑了一幅充满哀愁与怀旧的画面。王圭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个时代的变迁,以及个人对于历史记忆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