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重行行,马迹遍九州
出处:《拟感兴二首 其二》
宋 · 项安世
吾心本虚直,万象同一流。
坐遭云沙矇,次序失九畴。
习空徒妄想,致察在勤修。
学问日以广,思辨日以周。
行行重行行,马迹遍九州。
始知亿万叶,一干本同抽。
坐遭云沙矇,次序失九畴。
习空徒妄想,致察在勤修。
学问日以广,思辨日以周。
行行重行行,马迹遍九州。
始知亿万叶,一干本同抽。
注释
虚直:空明正直。万象:万物。
云沙:比喻尘世的纷扰。
九畴:古代的九等次序,这里指混乱。
妄想:不切实际的想法。
勤修:勤奋修炼。
日以广:日益增长。
周:全面、周到。
行行:反复行走。
马迹:马的足迹象征人的足迹。
亿万叶:比喻众多生命。
一干:树干,比喻根源。
同抽:共同源自同一源头。
翻译
我心本为空,万物皆同源。静坐中被尘世蒙蔽,顺序错乱如九畴。
修炼佛法只是幻想,深入理解需勤奋修行。
学问日益宽广,思考日渐周全。
行程重叠又前行,马蹄印遍天下州。
始知千万生,皆由同一根系衍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拟感兴二首(其二)》。诗人以自我心境为出发点,表达对万物本质的理解。"吾心本虚直,万象同一流",他强调自己的内心本源清净,看待世间万物如同一条流动的河流,体现了佛教中空性与平等观。然而,"坐遭云沙矇,次序失九畴",又暗示了在世俗纷扰中,个人的秩序和理想可能被遮蔽。
"习空徒妄想,致察在勤修",诗人认识到只有通过勤勉修行,才能摆脱空想,洞察事物的真实。接下来,他描述了通过不断学习和思考,知识和理解日益增长,足迹遍布九州,象征着人生旅程的探索。
最后两句"始知亿万叶,一干本同抽",以树木的生长比喻,揭示出万事万物虽繁复多样,但都源自同一根本,表达了对生命和宇宙深层联系的哲学思考。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和个人修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