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沾胜福者,超于弥勒前
出处:《零陵寺井栏赞》
唐 · 郭通
此是南山石,将来造井栏。
流传千万代,各结佛家缘。
尽意修功德,应无朽坏年。
同沾胜福者,超于弥勒前。
流传千万代,各结佛家缘。
尽意修功德,应无朽坏年。
同沾胜福者,超于弥勒前。
注释
南山石:指南山的石材,可能因其质地坚硬而被选中。造井栏:制作井边的围栏,用于保护井口。
流传:指时间长久地传承或流传。
佛家缘:佛教中的因缘,指与佛法有联系。
尽意:全心全意,竭尽全力。
功德:善行和功德,佛教中修行的重要内容。
朽坏:腐烂、损坏。
超于弥勒前:在弥勒佛的成就或地位之上。
翻译
这是南山的石头,将被用来制作井栏。它将流传千万世,与佛家因果相连。
人们尽心尽力修行善行,期望永不腐朽。
共同分享这福泽的人,将在弥勒佛之前超越。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郭通的作品,名为《零陵寺井栏赞》。从诗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颂扬佛教修行功德的诗句。
“此是南山石, 将来造井栏”表明了材料来源和用途,是将自然界的石材用于建造寺庙中的井栏,体现了一种对物质资源合理利用的态度。
“流传千万代,各结佛家缘”则展现了诗人对于这一行为长久影响的期待,以及这种行为与佛教信仰之间深厚联系的认识。这里的“佛家缘”,暗示着通过修建寺庙设施而结下的善缘。
“尽意修功德,应无朽坏年”表达了诗人对于全心投入于修行功德的期望,以及这种行为能够带来长久不衰减的美好结果。这里的“功德”,是佛教中指通过善举和修行而积累的正面业力。
最后,“同沾胜福者,超于弥勒前”则是对那些共同分享到这份功德的人给予极高的赞誉,将他们的福报比作超越了佛教中的未来佛——弥勒菩萨。这不仅彰显了诗人对于这些人的崇高评价,也反映出诗人对佛法深信不疑的心态。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写寺庙设施的建造,传达了一种将物质建设与精神追求相结合的思想,同时也展示了唐代佛教文化的广泛影响和深厚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