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落钱塘悲逝水,山围龙井见幽墟
出处:《陈通政夫人哀挽》
明 · 程敏政
晓日高堂罢起居,鬓丝萧索晚霜馀。
回鸾色惨皇封诰,辟蠹香销女戒书。
潮落钱塘悲逝水,山围龙井见幽墟。
贤郎啼血扶归衬,不忍重看旧板舆。
回鸾色惨皇封诰,辟蠹香销女戒书。
潮落钱塘悲逝水,山围龙井见幽墟。
贤郎啼血扶归衬,不忍重看旧板舆。
鉴赏
这首明代程敏政的《陈通政夫人哀挽》是一首悼念亡妻的挽歌,表达了诗人对亡妻深深的怀念和哀痛之情。首句“晓日高堂罢起居”,描绘了清晨时分,家中高堂已结束日常起居活动,暗示了夫人的离世使得家庭失去了往日的生机。次句“鬓丝萧索晚霜馀”,通过描绘夫人的鬓发稀疏,带有晚秋霜痕,形象地刻画出她的衰老和生命的凋零。
第三句“回鸾色惨皇封诰”,以“回鸾”比喻夫人的灵柩,色彩凄惨,暗示了封诰(朝廷的表彰文书)此刻显得黯淡无光,反映出夫人的地位和荣誉因她的去世而蒙上悲伤的色彩。第四句“辟蠹香销女戒书”,进一步渲染哀愁氛围,女戒书(女子的教诲书籍)上的防蛀香已消散,象征着夫人的智慧和教诲将不再被传承。
第五句“潮落钱塘悲逝水”,借钱塘江潮的退落,寓言逝者如流水一去不返,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和夫人的深深惋惜。最后一句“山围龙井见幽墟”,龙井山环绕,显现出夫人的墓地孤独而静谧,诗人只能在山间遥望,睹物思人,内心充满悲痛,“贤郎啼血扶归衬”,写出了儿子们的悲泣,不忍再看母亲的遗像或灵位,画面凄凉感人。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亡妻的深切怀念和失去爱侣后的无尽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