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来偏惜别,此别更关情
出处:《送兄潮举》
宋 · 储泳
老来偏惜别,此别更关情。
水陆三千里,舟车一月程。
雁声乡思远,鸾影旅魂惊。
杨柳彫零尽,无枝可赠行。
水陆三千里,舟车一月程。
雁声乡思远,鸾影旅魂惊。
杨柳彫零尽,无枝可赠行。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老来:随着年龄增长。偏:特别。
惜别:珍惜离别。
此别:这次的分别。
更关情:更加深情。
水陆:水路和陆路。
三千里:三千多里。
舟车:船只和车辆。
一月程:一个月的旅程。
雁声:大雁的叫声。
乡思:思乡之情。
远:遥远。
鸾影:鸾鸟的身影(古人常用来象征女子)。
旅魂:旅途中的心灵。
杨柳:河边的柳树。
无枝可赠:没有枝条可供赠别。
行:离去。
翻译
年老后特别珍惜离别,这次的分别更是满怀深情。无论是水路还是陆路相隔三千多里,坐船乘车需要整整一个月的行程。
大雁的叫声唤起远方的乡愁,旅途中的孤单让人心惊。
岸边的杨柳已经凋零殆尽,没有枝条可以赠送以表达离别之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储泳的《送兄潮举》,表达了诗人对年迈之年与亲人离别的深深感慨。首句“老来偏惜别”直接抒发了对离别的敏感和珍视,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离别的感触更为深切。接下来的“此别更关情”强调此次分离的情感分量,暗示着别离背后的情感纠葛。
“水陆三千里,舟车一月程”描绘了路途遥远,无论是水路还是陆路,都要跨越三千里的距离,舟车劳顿,旅途艰辛,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艰难和漫长。诗人通过空间的广阔和时间的漫长,强化了离别的愁绪。
“雁声乡思远,鸾影旅魂惊”运用了雁南飞的意象,寓言兄弟的离去如同大雁远去,引发无尽的乡愁;“鸾影”则象征着兄弟的孤单身影,使诗人自己的旅魂也为之惊动,表达了对兄弟的牵挂和担忧。
最后,“杨柳彫零尽,无枝可赠行”以杨柳的凋零象征离别的凄凉,没有树枝可以作为赠别之物,寓意着无法挽留的离别和深深的遗憾。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对亲情的深厚感情和对离别的无奈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