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今老苍自飞止,慈乌端居为雏喜
出处:《林之乌美建昌黄节妇》
明 · 刘崧
林之乌,尾毕逋,雌雄在树声相呼。
一朝雄死雌不去,衔食自哺巢中雏。
雏成生羽翼,教之慎出入。
出巢不似依巢安,上有鹰鹯下沾湿。
林阴阴,风颵颵,东家火起焚其巢。
巢空叶枯霜露冷,覆翼其子鸣咬咬。
雏今老苍自飞止,慈乌端居为雏喜。
衔草作巢巢更高,白头未遍慈乌死。
见者共叹息,羡尔林之乌,妇中贞节谁与俱。
独不见海昏罗田都黄氏,一子之母旌门闾。
一朝雄死雌不去,衔食自哺巢中雏。
雏成生羽翼,教之慎出入。
出巢不似依巢安,上有鹰鹯下沾湿。
林阴阴,风颵颵,东家火起焚其巢。
巢空叶枯霜露冷,覆翼其子鸣咬咬。
雏今老苍自飞止,慈乌端居为雏喜。
衔草作巢巢更高,白头未遍慈乌死。
见者共叹息,羡尔林之乌,妇中贞节谁与俱。
独不见海昏罗田都黄氏,一子之母旌门闾。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林之乌美建昌黄节妇》描绘了一幅乌鸦家庭的感人画面。诗中以乌鸦为喻,赞美了雌乌对伴侣的忠诚和对后代的无私奉献。当雄乌去世后,雌乌依然坚守巢穴,辛勤喂养雏鸟,直至它们长大并学会飞翔。然而,雏鸟离巢后,雌乌仍担忧它们的安全,巢穴被焚,她悲鸣不已,尽管自己已白头。
诗中通过乌鸦的行为,象征了一种高尚的母爱和坚贞的节操,表达了对黄节妇的敬仰。最后,诗人感叹世间少有像乌鸦这般忠贞的女性,同时提及海昏罗田都黄氏的事例,进一步强调了黄节妇的美德。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具有强烈的道德教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