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堂绣幕围丝管,馥馥麝烟红吐煖
出处:《和郭信可苦寒曲一首》
宋 · 冯时行
朔风吹沙边云黄,行人堕指鸟兽僵。
鹔鹴裘弊醉何有,呼吸七气成冰霜。
画堂绣幕围丝管,馥馥麝烟红吐煖。
贫人尺布不可缝,夜长展转牛衣短。
将军领戍山上山,劲弩折角刁斗寒。
铁衣照雪夜如水,哀雁一声心欲死。
年年官赐冬衣绢,妇女从军身不遍。
来岁忍寒须努力,农家饥死无人织。
鹔鹴裘弊醉何有,呼吸七气成冰霜。
画堂绣幕围丝管,馥馥麝烟红吐煖。
贫人尺布不可缝,夜长展转牛衣短。
将军领戍山上山,劲弩折角刁斗寒。
铁衣照雪夜如水,哀雁一声心欲死。
年年官赐冬衣绢,妇女从军身不遍。
来岁忍寒须努力,农家饥死无人织。
注释
朔风:北方的寒风。堕指:手指冻僵。
鹴裘:鹔鹴皮袍。
呼吸七气成冰霜:呼吸都化为寒霜。
画堂:华丽的厅堂。
丝管:丝竹乐器。
牛衣:粗布衣。
短:不足以御寒。
将军领戍:将军带领守卫。
劲弩:强劲的弓箭。
铁衣照雪:铁甲映雪。
哀雁:哀鸣的大雁。
官赐冬衣:官府赐予的冬衣。
身不遍:不能普遍覆盖。
忍寒:忍受寒冷。
农家饥死:农家因饥饿而死。
翻译
北风吹过沙漠,天空乌云泛黄,行人在寒冷中手指冻僵,鸟兽也瑟缩不动。破旧的鹔鹴皮袍无法抵挡严寒,即使醉酒也无法驱走冰冷,呼吸间空气都凝结成冰霜。
华丽的厅堂里丝竹声环绕,香气四溢的麝香烟雾中透出暖意。
贫穷的人连一尺布都无法缝制御寒,夜晚漫长,穿着破旧的牛衣更觉寒冷。
将军率领士兵守卫山头,强弓硬弩在寒风中显得冷峻,刁斗声寒彻骨。
铁衣在雪夜里反射月光,如同清水,一只哀鸣的大雁让人心碎。
每年官府虽赐予冬衣,但妇女参军者寥寥,许多人未能穿上保暖衣物。
明年要忍受严寒,必须加倍努力,因为农家妇孺若无纺织,饥饿将至无人救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严冬之景,通过对比鲜明的意象,表现了士兵与贫民在寒冷中的不同境遇,以及战争带来的苦难。
朔风吹沙边云黄,行人堕指鸟兽僵。
这里写出北方边塞的萧瑟气候,狂风卷起黄色的沙尘,行人手指都要冻僵,连鸟兽也被严寒所困。
鹔鹴裘弊醉何有,呼吸七气成冰霜。
士兵们穿着破旧的羽毛制的军装,似乎还能在酒精的作用下暂时忘却寒冷,但他们每一次呼出的气息都变成了冰霜。
画堂绣幕围丝管,馥馥麝烟红吐煖。
这几句转而描写了贵族官宦家的温暖场景,他们在精美的室内享受着丝制品围成的小天地,香熏味道浓郁,麝香的烟气散发着红润的光泽和温暖。
贫人尺布不可缝,夜长展转牛衣短。
而贫穷的人们则只能用短小的破旧衣服抵御严寒,连夜晚也要翻来覆去地躺在简陋的牛皮衣上试图取暖。
将军领戍山上山,劲弩折角刁斗寒。
士兵们站在山上执行守卫任务,他们手中的强弓和锐利的武器都被严寒所折磨。
铁衣照雪夜如水,哀雁一声心欲死。
士兵们穿着冰冷的铁制甲胄,就像在雪地中行走,无论是哪个夜晚,都能听到悲伤的大雁叫声,仿佛每一次的回响都让人心如刀割。
年年官赐冬衣绢,妇女从军身不遍。
朝廷虽然年年给予士兵冬季的布料作为奖励,但即便如此,也有许多妇女不得不直接投入战争,自己的身体都无法保暖。
来岁忍寒须努力,农家饥死无人织。
诗末呼吁未来之年,要更加努力地面对严寒,而那些农家,却因为饥饿而死亡,无人再能继续编织生活所需的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