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人常罕见,宁独为公哀
出处:《挽刘宣义 其二》
宋 · 孙应时
令子论交重,三年为此来。
仪容亲几杖,笑语侍尊罍。
今日临归路,伤心哭夜台。
善人常罕见,宁独为公哀。
仪容亲几杖,笑语侍尊罍。
今日临归路,伤心哭夜台。
善人常罕见,宁独为公哀。
注释
令子:你的儿子。论交:重视交情。
为此来:为此奔波。
仪容:仪表。
亲几杖:陪伴父母倚杖。
侍尊罍:侍奉饮酒。
今日:今天。
临归路:踏上归途。
夜台:地下,指墓地。
善人:善良的人。
罕见:难得一见。
独:唯独。
公哀:为你的哀痛。
翻译
你让我重视交情,三年来为此奔波。你的仪表端庄,常伴父母倚杖笑谈,举杯共饮。
今天你要踏上归途,心中悲伤,想到他们已长眠地下。
善良的人难得一见,怎能不为你的离去感到哀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应时的作品,名为《挽刘宣义(其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挽歌,即哀悼亡友之作。诗中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和不舍。
"令子论交重,三年为此来。" 这两句表明诗人与逝者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为了参加逝者的丧仪而远道而来的不易。
"仪容亲几杖,笑语侍尊罍。" 描述了逝者生前的风度和对待宾客的情状,通过细节描绘出逝者的形象,使人仿佛能见其生前之模样。
"今日临归路,伤心哭夜台。" 这两句则是诗人在临别之际的哀痛之情,表达了对逝者不忍离去的心情,以及在夜深人静时分的悲伤。
"善人常罕见,宁独为公哀。" 最后两句则表明逝者的品德难得,而诗人愿意独自为其哀悼,这也反映出逝者生前对诗人的影响力及二人的深厚情谊。
整首诗感情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对逝者生平的回忆和对逝者的哀悼,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面对死亡时的人之常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