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马况叠迹,田园成路蹊
出处:《临江悯旱》
明末清初 · 施闰章
瘠土嗟薄获,岁丰长忍饥。
戎马况叠迹,田园成路蹊。
荷锄代牛力,播种良苦疲。
朱火肆燎原,禾稗同一萎。
民乱如恐后,况乃驱策为!徒跣呼百神,呜咽致我辞:政拙未敢苛,召灾今则谁?云汉何皎洁,箕斗正参差。
心知阊阖远,侧向高天啼。
明日急刍饷,吞声重涕洟。
戎马况叠迹,田园成路蹊。
荷锄代牛力,播种良苦疲。
朱火肆燎原,禾稗同一萎。
民乱如恐后,况乃驱策为!徒跣呼百神,呜咽致我辞:政拙未敢苛,召灾今则谁?云汉何皎洁,箕斗正参差。
心知阊阖远,侧向高天啼。
明日急刍饷,吞声重涕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旱灾时的深深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首联“瘠土嗟薄获,岁丰长忍饥”表达了对土地贫瘠、收成微薄的感叹,即使丰收之年,百姓仍需忍受饥饿。接下来的“戎马况叠迹,田园成路蹊”暗示战乱频繁,田地荒芜,连道路都显得稀少。
“荷锄代牛力,播种良苦疲”写出了农夫们艰辛劳作的情景,他们以手代耕,疲惫不堪。诗人进一步描述了火灾蔓延,“朱火肆燎原,禾稗同一萎”,农作物遭受严重破坏,民众生活更加艰难。
“民乱如恐后,况乃驱策为!”表达出对社会动荡和官府催逼的不满,人们惶恐不安,生活无望。诗人悲痛地向神灵哭诉:“政拙未敢苛,召灾今则谁?”指责政府治理无方,却不知如何解救这场灾难。
“云汉何皎洁,箕斗正参差”借夜空景象,寓言朝廷遥远而无力,诗人只能仰天长啸。“心知阊阖远,侧向高天啼”流露出深深的无奈和哀求。最后两句“明日急刍饷,吞声重涕洟”预示着明天的困境,诗人含泪无声,悲愤满腔。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反映了施闰章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和对统治者无能的批判,具有鲜明的社会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