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忽忆山中陶隐居,杖藜冲晚谒茅庐全文

忽忆山中陶隐居,杖藜冲晚谒茅庐

出处:《题访隐图
元末明初 · 刘基
忽忆山中陶隐居,杖藜冲晚谒茅庐
林花浥露红无比,涧草含烟绿有馀。
金鼎丹光缠日月,银河流水到阶除。
松间白鹤通人语,长向瑶台寄远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访隐者山居的画面,诗人刘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祥和。首句“忽忆山中陶隐居”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陶渊明式生活的追忆。接着,“杖藜冲晚谒茅庐”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手持藜杖,特意前来拜访隐士的情景。

“林花浥露红无比,涧草含烟绿有馀”两句,通过写满露珠的鲜艳林花和含烟翠绿的涧草,渲染出山中自然景色的清新与生机。诗人运用色彩对比,突显了隐居环境的静美。

“金鼎丹光缠日月,银河流水到阶除”则描绘了神秘而宁静的景象,金鼎散发出的光芒仿佛环绕着日月,银色的溪流潺潺流过屋前,增添了隐居处的仙气。

最后,“松间白鹤通人语,长向瑶台寄远书”以白鹤传信的典故,寓意隐士与世无争,却能与天地自然沟通,寄托着诗人对超脱尘世的理想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细致描绘,传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高洁品格的赞美,体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