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万里好秋寻不见,一花香处便分明全文

万里好秋寻不见,一花香处便分明

出处:《早桂
宋 · 翁挺
山深风露易凄清,树老于人若有情。
万里好秋寻不见,一花香处便分明

鉴赏

这首《早桂》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描绘了早秋时节桂花初绽的景象,充满了诗情画意。

首句“垂垂金粟当秋孟”以“垂垂”形容桂花的成熟与下垂之态,以“金粟”比喻桂花的金色颗粒,形象地展现了桂花在秋季的美丽景象。“秋孟”则点明了时间背景,即秋季的开始阶段。整句营造出了一幅金黄色的桂花在秋风中轻轻摇曳的画面。

接着,“小山丰韵纱窗映”进一步描绘了桂花与环境的和谐之美。这里的小山并非实指,而是象征性的表达,代表了桂花生长的环境。纱窗则是通过细腻的描写,增强了画面的朦胧美感,使得桂花仿佛在轻纱中若隐若现,增添了几分神秘与雅致。

“迢递经年苦别离,不禁芳思催人咏”两句表达了对桂花长久别离的感慨以及对桂花香气的深深怀念。这里的“芳思”既指桂花的香气,也暗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思念之情。这两句不仅抒发了个人的情感,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接下来,“得秋一例足潇洒,况是色香两清净”赞美了桂花在秋天的潇洒自在,以及其颜色和香气的纯净无瑕。这两句不仅赞扬了桂花本身的特质,也暗示了诗人追求的高洁品格和内心世界的纯净。

“如如相对者为谁,交芦离合无真性”则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出了对生命本质的思考。这里的“交芦”可能是指相互交织的芦苇,象征着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变化。诗人在这里探讨了生命中的离合与真性,提出了对存在意义的深沉思考。

最后,“只此逍遥坐广寒,底须天上悬金镜”以“广寒”象征清冷而高远的世界,表达了诗人希望在精神上达到一种超越世俗的逍遥境界。这里的“金镜”可能指的是月亮,诗人借此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宇宙奥秘的探索。

综上所述,《早桂》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桂花的美丽与香气,同时也融入了诗人对自然、生命和宇宙的深刻思考,展现出了一幅既有视觉美又有哲理深度的艺术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