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到通明上头馆,好山惊见暮苍苍
出处:《通明馆洒扫二首 其一》
宋 · 徐冲渊
圣恩宽大放还乡,便著草鞋挑钵囊。
中路忽逢天柱诏,一行今侍玉皇香。
浮舟载月苕溪上,倚杖瞻云魏阙旁。
身到通明上头馆,好山惊见暮苍苍。
中路忽逢天柱诏,一行今侍玉皇香。
浮舟载月苕溪上,倚杖瞻云魏阙旁。
身到通明上头馆,好山惊见暮苍苍。
注释
圣恩:皇帝的恩典。草鞋:简朴的鞋子,常用于形容平民百姓。
天柱诏:皇帝的重要命令或任命。
玉皇香:供奉玉皇的香火,象征着对神灵的敬仰。
苕溪:古代浙江的一条河流。
魏阙:古代宫殿的门楼,象征朝廷。
通明上头馆:可能指皇宫中的高处馆舍。
暮苍苍:傍晚时分天色昏暗的样子。
翻译
皇恩浩荡允许我返回故乡,就穿上草鞋挑着饭碗和行囊。走在半路上忽然接到天柱的圣旨,现在我侍奉玉皇,手持香火。
在苕溪上乘舟漂浮,月光如镜,我倚杖站立在宫阙边欣赏云彩。
身体抵达通明殿的馆阁,眼前的美景让我惊讶,只见暮色苍茫的青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徐冲渊在得到皇帝宽大恩典后得以返乡的情景。他穿着草鞋,手持钵囊,轻装简行。途中接到天子的诏书,让他立即进京,伴随圣驾,心中充满了敬畏和荣幸。他在月光下乘舟于苕溪之上,沿途倚杖远望皇宫,感受到宏伟的气象。最终,诗人抵达通明馆,站在馆舍之上,眼前是傍晚时分苍茫的山色,不禁为这壮丽景色所震撼。整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展现了皇家恩典下的士人情怀和对自然景色的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