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土梅不贵,往往薪槱束
出处:《谢杨珣梅栽》
宋 · 胡寅
南土梅不贵,往往薪槱束。
倖然傍寒厅,久亦未见录。
墙隈非所恨,自可凌冬发。
奈何瑶台伴,辱近紫姑闼。
佳人虽薄命,时运忽来复。
一朝蒙闵叹,移近东家屋。
孤根便静深,池上映天碧。
我为渠主人,梅是先生客。
且须创幽榭,剩与种脩竹。
炎荒无雪片,且对冰花馥。
西施佩生麝,姑射步微月。
何当见旧官,应使中肠热。
倖然傍寒厅,久亦未见录。
墙隈非所恨,自可凌冬发。
奈何瑶台伴,辱近紫姑闼。
佳人虽薄命,时运忽来复。
一朝蒙闵叹,移近东家屋。
孤根便静深,池上映天碧。
我为渠主人,梅是先生客。
且须创幽榭,剩与种脩竹。
炎荒无雪片,且对冰花馥。
西施佩生麝,姑射步微月。
何当见旧官,应使中肠热。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南土:南方。薪槱:捆成柴火。
傍:靠近。
录:收录、赏识。
墙隈:墙壁角落。
凌冬:寒冬。
瑶台:仙境,比喻高贵之处。
紫姑闼:紫姑的小屋,传说中的仙女。
佳人:美人。
薄命:命运不好。
炎荒:炎热荒芜之地。
西施:古代美女。
姑射:古代美女,如《庄子》中的仙子。
旧官:过去的官员,可能指诗人自己或熟识的人。
翻译
南方的梅花并不珍贵,常常被捆成柴火堆。幸运地靠近寒冷的厅堂,但长久以来仍未被收录赏识。
墙壁角落并非我所遗憾,它自然能在寒冬绽放。
怎奈它与瑶台仙子为伴,却要接近紫姑的小屋。
美人虽然命运坎坷,但运势忽然又转好。
有一天她得到怜悯,被移到东家的房子附近。
孤独的根深深扎根,倒映在池塘上,映照着天空的碧蓝。
我是她的主人,而梅花则是尊贵的客人。
我将建造一个幽静的亭榭,多栽些修长的竹子。
在这炎热荒芜之地,只有冰花散发香气。
如同西施佩戴着麝香,姑射仙子踏着微弱月光。
何时能再见往日的官员,他们定会心生感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胡寅所作的《谢杨珣梅栽》,诗人以梅花为主题,表达了对梅花的喜爱和对其命运的感慨。首句“南土梅不贵”,点出梅花在南方并不被高度重视,常被当作柴火之材。接着写到梅花有幸被移到寒冷的厅堂,虽然长久未被记录,但诗人并不遗憾,反而欣赏其能在寒冬中绽放。“墙隈非所恨”表达对梅花位置的认同,即使角落也不妨碍其傲骨。
诗人感叹梅花的好运,忽然得到怜悯,被移到东家屋旁,环境更加清幽,映衬着池水的碧色。诗人自比为梅花的主人,将梅花视为尊贵的客人,决定营造一个幽雅的亭榭,种植修竹陪伴。他期待在没有雪的炎荒之地,也能欣赏到梅花的冰清香气,如同西施佩戴的麝香,姑射仙子月下漫步般优雅。
最后,诗人期盼有一天能再次见到这株梅花,那时心中定会充满热情。整首诗通过梅花的命运转折,寓言了人生的起伏和对高洁品性的赞美,语言简洁,情感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