嵯峨嵩色云常在,窈窕宫墙草又侵
出处:《寄西京通判宋次道学士》
宋 · 梅尧臣
当时交友都无几,欲问欢娱亦异今。
花接上林新木变,水分清洛旧池深。
嵯峨嵩色云常在,窈窕宫墙草又侵。
脩竹千竿白家寺,昔年题处可能寻。
花接上林新木变,水分清洛旧池深。
嵯峨嵩色云常在,窈窕宫墙草又侵。
脩竹千竿白家寺,昔年题处可能寻。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当时:过去。交友:结交朋友。
无几:很少。
欢娱:欢乐。
异今:不同于现在。
花接:花儿连接。
上林:皇宫园林。
新木变:新枝繁茂。
水分:洛水分流。
清洛:清澈的洛水。
旧池深:古老的池塘深邃。
嵯峨:高峻。
嵩色:嵩山的景色。
云常在:云雾常在。
窈窕:幽深。
宫墙:宫墙。
草又侵:杂草侵入。
脩竹:修长的竹子。
白家寺:地名,可能指某座寺庙。
题处:题写诗句的地方。
可能寻:还能找到。
翻译
那时的朋友已经不多了,想要寻找欢乐也与现在不同。花儿盛开,连接着皇宫园林的新枝,清澈的洛水边,古老的池塘显得更深沉。
高峻的嵩山景色依旧,云雾缭绕,宫墙内幽深寂静,杂草丛生。
白家寺周围有上千根修长的竹子,当年我题诗的地方还能找得到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寄西京通判宋次道学士》。诗中,诗人通过对昔日友情和京城景色的回忆,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以及对时光变迁的感慨。
首句“当时交友都无几”,写出了诗人感叹岁月流转,旧日的朋友如今所剩无多,流露出淡淡的孤独与沧桑感。接下来,“欲问欢娱亦异今”进一步强调了往昔与今日的欢乐时光已大不相同,暗示了人事的变迁。
“花接上林新木变,水分清洛旧池深”描绘了京城长安的景色变化,上林苑的花木更新,清洛河的水依旧流淌,但池塘却显得更深沉,寓言着世事的更迭和岁月的痕迹。
“嵯峨嵩色云常在,窈窕宫墙草又侵”借嵩山的峻峭和宫墙被野草侵袭,象征着皇权的永恒与人事的无常,展现出历史的无情。
最后,“脩竹千竿白家寺,昔年题处可能寻”以白家寺的修竹和自己当年留下的题迹,表达了对过去的追忆和对友人深深的思念,同时也暗示了寻找旧日欢乐的不易。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往事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和过往生活的深深怀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