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辞携被岩底眠,洞口云深夜无月
出处:《游三游洞》
宋 · 苏轼
冻雨霏霏半成雪,游人屦冻苍苔滑。
不辞携被岩底眠,洞口云深夜无月。
不辞携被岩底眠,洞口云深夜无月。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冻:结冰。霏霏:形容雨雪纷纷。
半成雪:像雪一样落下。
游人:旅行的人。
屦:鞋子。
苍苔:青苔。
滑:滑溜。
不辞:不怕。
携被:带着被子。
岩底:岩石底部。
洞口:山洞口。
云深:云雾浓厚。
夜无月:深夜没有月亮。
翻译
冰冷的雨滴如雪般飘落,路面结冰使青苔变得滑溜。我不怕带着被子在岩石底部过夜,山洞口云雾缭绕,深夜里没有月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游历山洞的画面。"冻雨霏霏半成雪"一句,通过对雨雪交加天气的生动描述,营造出一种寒冷而神秘的氛围。"游人屦冻苍苔滑"则表达了行走在湿滑苔藓之上的不易与困难。
诗人在此环境中,不仅没有怨言,反而选择了一个岩石底部作为休憩之所。"不辞携被岩底眠"展现了他对自然的顺应和放松的心态,同时也体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烦恼的生活态度。
最后一句"洞口云深夜无月"则描绘出洞外云雾缭绕,夜晚缺乏月光的景象。这里的"云深"和"夜无月"共同塑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神秘感的夜晚情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游历山水时的心境与体验,以及他对于自然界的热爱与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