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贫遂行乞,犹丐九府钱
出处:《学古堂为毛应叔题》
宋 · 冯时行
昔人性嗜古,服用皆古先。
有虞作漆器,弊碗历世传。
货赀以得之,其费溢万千。
孔席伯夷杖,乾没乃复然。
家贫遂行乞,犹丐九府钱。
此语虽诙嘲,义理兹可研。
学古学其心,其用则蹄筌。
轩辕骑苍龙,舜入九嶷巅。
古意已寥廓,如酒醨其元。
君生万世下,劫火经几燃。
作堂表佳目,意与开辟连。
譬如引猿臂,踶跂摸苍天。
虽则如上说,胶谈岂称贤。
今人亦古人,面目等媸妍。
饥食寒而衣,天地靡变迁。
浇风扬末尘,胡为莫洗溅。
忘机使神守,抱朴贵纯全。
六籍灿日星,泓泓圣贤渊。
滑净一几案,羲皇列吾前。
薰染庶可久,膏肓傥其痊。
闻君憙事者,有子鸾凤骞。
作诗助鼓噪,吾徒俱勉旃。
有虞作漆器,弊碗历世传。
货赀以得之,其费溢万千。
孔席伯夷杖,乾没乃复然。
家贫遂行乞,犹丐九府钱。
此语虽诙嘲,义理兹可研。
学古学其心,其用则蹄筌。
轩辕骑苍龙,舜入九嶷巅。
古意已寥廓,如酒醨其元。
君生万世下,劫火经几燃。
作堂表佳目,意与开辟连。
譬如引猿臂,踶跂摸苍天。
虽则如上说,胶谈岂称贤。
今人亦古人,面目等媸妍。
饥食寒而衣,天地靡变迁。
浇风扬末尘,胡为莫洗溅。
忘机使神守,抱朴贵纯全。
六籍灿日星,泓泓圣贤渊。
滑净一几案,羲皇列吾前。
薰染庶可久,膏肓傥其痊。
闻君憙事者,有子鸾凤骞。
作诗助鼓噪,吾徒俱勉旃。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昔人:古代的人。嗜:喜好。
货赀:财物。
乾没:指生活简朴。
劫火:灾难或劫难。
作堂:建造房屋。
胶谈:空洞无物的谈论。
膏肓:比喻病重难治。
憙事:喜爱的事。
鼓噪:鼓舞人心。
翻译
从前人们喜好古风,生活用品都效仿古代。虞舜时期开始使用漆器,破旧的碗代代相传。
为了获取这些物品,花费巨大,甚至超过万贯。
孔子坐的是破席,伯夷持着竹杖,朴素的生活方式依然如此。
家境贫寒的人甚至乞讨,但仍希望能得到朝廷的钱财。
这话说得虽然讽刺,但道理值得深入研究。
学习古人要学其精神,而非物质层面。
黄帝骑着苍龙,舜帝登临九嶷山峰。
古人的意蕴已经宏大开阔,如同醇酒淡薄了初始的浓烈。
您生活在万世之后,经历了多次劫难的焚烧。
您建造的堂屋,目光远大,与开天辟地相连。
就像拉长手臂去触摸天空,您的志向高远。
尽管如此,空谈无益,不实践怎能称为贤者。
现代人也是古人,容貌各异,但本质相同。
无论饥寒,我们都遵循自然,天地法则不变。
浮躁风气盛行,为何不洗涤心灵?
摒弃机心,保持心灵纯净,朴素为贵。
六经如日月星辰般灿烂,深邃如圣贤的智慧海洋。
洁净的书桌前,仿佛羲皇在引导我们。
长期熏陶,或许能治愈顽疾。
听说您喜爱这样的事,您的孩子如同鸾凤展翅。
我写诗来助威,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冯时行的作品,名为《学古堂为毛应叔题》。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颇具哲理和深意的诗作,它探讨了对古人的学习与模仿,以及个人修养与心性修炼之间的关系。
诗中开篇即提到“昔人性嗜古,服用皆古先”,表达了人们对于古代文化和智慧的追求和尊崇。这一观念贯穿整首诗,强调学习古人的不仅是形式上的模仿,更重要的是理解并内化为自己的心性与修养。如“学古学其心,其用则蹄筌”所述。
诗人通过对比昔日与今人的生活状态,指出尽管外在的物质条件有所不同,但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永远不变。“今人亦古人,面目等媸妍。”这表明了人类对于美好、智慧和精神追求的恒久性。
此外,诗中还穿插着对道德修养的强调,如“忘机使神守,抱朴贵纯全”所示,体现出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重视。最后,“闻君憙事者,有子鸾凤骞。作诗助鼓噪,吾徒俱勉旃。”则是对友人的称赞和勉励,希望共同在文学创作上努力进步。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思,还透露出了一种超越时空、追求精神高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