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阴三世旧,梓里数程馀
出处:《送石似之仓部出倅漳州》
宋 · 周必大
半刺临漳郡,荣归总不如。
棠阴三世旧,梓里数程馀。
野老谈遗爱,儒先叩异书。
依乌带东壁,从此照闽墟。
棠阴三世旧,梓里数程馀。
野老谈遗爱,儒先叩异书。
依乌带东壁,从此照闽墟。
注释
半刺:指担任副职或代理职务。荣归:荣耀的回归。
棠阴:代指故乡或家族聚居的地方。
梓里:家乡,故乡。
野老:乡村老人。
遗爱:遗留下来的恩惠和爱心。
儒先:学识渊博的先贤。
异书:罕见的书籍,奇异的知识。
依乌:比喻人对故乡的依恋。
东壁:可能指自家的东墙,也可能是借代故乡。
闽墟:指福建省。
翻译
半刺任职漳郡,荣耀归乡总是少有。三代人在棠荫下生活,家乡距离还有几程之遥。
田野老人谈论着先人的遗爱,学者们探寻着奇异的典籍。
我像乌鸟依恋故巢,带着东壁的光照,从此照亮闽地的角落。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必大为友人石似之出倅漳州(古代官职)所作的送别诗。诗中表达了对石似之荣任漳郡的祝贺,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离别的感慨和对他在当地造福百姓的期待。
"半刺临漳郡","半刺"暗指石似之担任的副职,"临漳"点明其赴任之地,暗示了职务的重要性和责任重大。"荣归总不如",表达了诗人认为石似之此行虽然荣耀,但离开家乡总是有些许遗憾。
"棠阴三世旧","棠阴"象征着深厚的家族传统和乡情,"三世旧"则强调石似之家族在当地的根基深厚。"梓里数程馀","梓里"指故乡,"数程馀"则描绘出友人离家路途遥远,增添了离别的愁绪。
"野老谈遗爱","野老"指民间百姓,"遗爱"寄托了诗人希望石似之能留下美好的政绩和仁爱之心。"儒先叩异书","儒先"是对石似之学识的赞美,"叩异书"则暗示他可能在漳郡发现或传播新的知识。
最后两句"依乌带东壁,从此照闽墟","依乌"借乌鸦的形象,寓意石似之如乌鸦般忠诚,"东壁"可能象征漳郡的方向,"照闽墟"则预祝他在漳郡的光芒将照亮整个闽地,带来福祉。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也寄寓了对友人仕途和民生的关注,体现了宋诗的婉约与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