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篑虽微,终焉为山
出处:《赠长沙公》
魏晋 · 陶潜
同源分流,人易世疏。
慨然寤叹,念兹厥初。
礼服遂悠,岁月眇徂。
感彼行路,眷然踌躇。
于穆令族,允构斯堂。
谐气冬暄,映怀圭璋。
爰采春花,载警秋霜。
我曰钦哉,实宗之光。
伊余云遘,在长忘同。
笑言未久,逝焉西东。
遥遥三湘,滔滔九江。
山川阻远,行李时通。
何以写心,贻此话言。
进篑虽微,终焉为山。
敬哉离人,临路凄然。
款襟或辽,音问其先。
慨然寤叹,念兹厥初。
礼服遂悠,岁月眇徂。
感彼行路,眷然踌躇。
于穆令族,允构斯堂。
谐气冬暄,映怀圭璋。
爰采春花,载警秋霜。
我曰钦哉,实宗之光。
伊余云遘,在长忘同。
笑言未久,逝焉西东。
遥遥三湘,滔滔九江。
山川阻远,行李时通。
何以写心,贻此话言。
进篑虽微,终焉为山。
敬哉离人,临路凄然。
款襟或辽,音问其先。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陶渊明所作的《赠长沙公》,通过诗中的“同源分流,人易世疏”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人情淡薄的感慨。诗人回忆起与长沙公的相聚时光,感叹岁月如梭,人情渐疏。在“于穆令族,允构斯堂”中,诗人赞美了长沙公家族的庄严与成就,同时描绘了家族聚会时的和谐氛围。“笑言未久,逝焉西东”则表达了相聚的短暂与别后的离散。最后,“敬哉离人,临路凄然”表达了对即将分别的长沙公的敬意与不舍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富有哲理,体现了陶渊明对友情、亲情和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