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尽晚唐人以下,托诸小石调之中
出处:《自题长短句后》
宋 · 刘克庄
春端帖子让渠侬,别有诗馀继变风。
压尽晚唐人以下,托诸小石调之中。
蜀公喜柳歌仁庙,洛叟讥秦媟上穹。
可惜今无同好者,樽前忆杀老花翁。
压尽晚唐人以下,托诸小石调之中。
蜀公喜柳歌仁庙,洛叟讥秦媟上穹。
可惜今无同好者,樽前忆杀老花翁。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帖子:古代的一种文书或信函。诗馀:指词,相对于诗而言,词在唐代以后兴起。
小石调:古代音乐的一种调式,形容诗的风格独特。
仁庙:对皇帝庙号的尊称,这里可能指某位皇帝。
秦媟:秦代的轻浮行为,此处比喻诗人的诗风被批评为轻浮。
老花翁:年老的饮酒之人,这里指诗人自己或者敬仰的前辈。
翻译
春天之初,我写下帖子赠予他,还有其他诗歌之外的创新风格。他的才华超越了晚唐时期的诗人,将之融入小石调的曲调中。
蜀地的公卿欣赏他在仁庙吟咏柳树的诗篇,洛阳的老者却讽刺他的诗过于轻浮。
可惜现在没有共同爱好者,只能在酒杯前怀念那位老花翁。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体现了他对中国古典诗词传统的尊重和创新。在诗中,刘克庄提到“春端帖子让渠侬”,这是对唐代韩愈的《左迁帖》和柳宗元的《渠亭帖》的引用,显示出作者对于晚唐及以后的文学风格有所不满,认为它们已经不能体现真正的诗歌精神。
“别有诗馀继变风”则表明刘克庄自己要开创新的诗歌风格。接下来的“压尽晚唐人以下,托诸小石调之中”更是强调他要超越以往的文学成就,将个人的情感和意境融入到简洁自然的小石调(一种诗体)之中。
在后面的几句中,“蜀公喜柳歌仁庙,洛叟讥秦媟上穹”则是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点评。其中“蜀公喜柳”可能指的是唐代文学家韦庄,他喜爱写柳絮诗,而“洛叟讥秦媟上穹”则是在批评秦始皇的暴政。
最后,“可惜今无同好者,樽前忆杀老花翁”,表达了作者对于无法找到志同道合之人的遗憾,以及他在酒桌前回忆古人,尤其是对唐代诗人杜甫(被称为“老花翁”)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刘克庄对文学传统的自觉超越和个人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个人才情与时代风格相结合的追求。